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零碳园区与零碳电网 返回

张涛:标准先行 提高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水平

作者: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12-08-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这两天,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涛总是感觉分身乏术。紧随主论坛举行的六个分论坛,每一个都让他大感兴趣:特高压与智能电网分论坛、智能调度与智能发电分论坛、智能用电分论坛……每个主题都是当前的热点,再加上国内外这么多大企业、大机构的专家汇聚一堂交流经验,一无所获是不可能的。
 
    张涛认为,第一个收获应当算是拓展了视野。论坛展示的是国内外的最新智能电网建设成果,技术是十分先进的,理念是十分新颖的,涉足的领域足够宽泛,交流的内容足够丰富。例如,他就再次确信,国内外对智能电网发展的需求虽然有差异,但很多理念是通用的。而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领域更为宽泛,进度相对更快,这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产品如能满足国内需求,也可以轻易适应国外市场。

    张涛的第二个收获,也可以算是最大的收获,是进一步发现了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理念的领先性。这种领先赋予国内企业占领市场制高点的机会。“国家电网公司主导智能电网建设过程,先出标准,再造设备,这种模式大大加速了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进步,四方继保感同身受。”标准先行的确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智能电网的一大特色。与智能电网试点几乎同步出现的智能高压设备合作组织,一年多来的工作几乎就围绕制定相关标准,国家电网公司所发布的智能电网相关要求,则吸收了其中的诸多精髓。

    张涛感受最深的就是关于一、二次设备融合。他说:“以前研制电力设备时,我们常提到设备国产化。而在智能电网建设所要求的一、二次设备融合上,国外还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因此甚至都不涉及这个问题。”一、二次设备融合,意味着原本孤立的设备,将通过相应的标准有机融合为一体,这是对设备制造的革命性变革,能够使我国设备制造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三个收获是,张涛愈加清楚地认识到,“智能”关系效益问题。他发现,智能抑或不智能,还是要看它最终能否实现计划中的效益。例如,一、二次设备融合能提高状态检修能力,从而提高检修效率,减少检修成本。它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值得推广。
 

分享到:

关键字:张涛 标准 先行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