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一直在讨论,始终没有大进展。从2002年就开始的电力体制改革现状如此。近日,停滞不前的十年电改似乎又看到了曙光。
9月16日,在太原参加第四届中国(太原)能源博览会的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以清晰、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图景,而且提出了“实现电力调度、交易、结算独立运行”的新方向。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国家能源局在今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开始对电力体制改革进行专门调研。知情人士称,这些调研结果将作为未来电力体制改革的政策储备,有选择地适时推出。
尽管官方一直态度明确地要坚持进行电改,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却在蔓延。不少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刘琦提出的“电力调度独立”,他们普遍的一个观点是“想法好,但实现起来却很困难”。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直言不讳地说,如果电力调度要独立,那势必会牵扯很多的问题,“现阶段电网都是国有的,你发多少,我也发多少,根本没法竞争,这样的独立有什么意义吗?”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并不看好刘琦提出的电改蓝图,在他看来,电力市场的建立在目前的格局下比较难,因为国家电网公司属于电网一体化的管理格局,如果不改变,那很难建立起一个市场,“如果这个市场都是一个老板,那最后就等于没市场,也就等于不存在市场,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市场规则,那这个市场随时可能分崩离析。”
韩晓平认为,调度独立现在不太可能实现,就在于所有调度背后的执行的人全是一个单位的人,这样的调度很难有效地配置,他担心建立起独立调度制度以后,也不能独立,“你想独立,但是电网公司说做不到,通流量达不到,输不了那么多电给你,那调度怎么办?”
韩晓平进一步解释称,调度的建立和电网的建设和管理应该是完全配套的,看具体怎么解决。调度要首先服务于市场,根据买卖双方的协议来进行调度,不是凭空调度,还要有市场主体。
实际上,电改一直处于公众的视线之内。2012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曾公开表示,坚持输配电一体化和电网调度一体化,配售分开,售电市场化。观点一出,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认为,电力行业改革的核心是破除垄断,“我国发电端、输电端、变配电端、售电端均存在严重的垄断现象,国企、央企、行政干预的迹象非常明显,严重阻碍了电力改革进程的顺利开展,制约了电力行业的高效率运行,垄断不破,电力独立调度无从谈起。”
对于电改最困难的是什么,林伯强认为,现在电力体制改革的难点是电力市场要不要建立的问题。厂网分开,主辅分离,都是为了竞价上网,为了最终建立电力市场,那么问题关键是电力市场是否可以建立,“电力市场最重要的因素是价格,现在价格由政府制定,因此现在下一步电力改革首先要问政府,电价能不能动?如果政府说能,我们就可以建立电力市场。反之,我们就没有市场,怎么改革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