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全球示范工程和项目汇总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2015-12-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国务院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五)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引导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严格设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准入条件,明确动力电池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再生利用及最终处置等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加强监管,督促相关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规定,严防重金属污染。”

国家层面针对梯次利用的相关扶持政策、行业规范和标准,也在积极制定当中。

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开展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面的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其中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走的比较早,并且已经有一些成功应用的工程和商业项目。我国从近几年才开始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示范工程,步伐相对慢一些,成规模的商业化运作还未真正开始。下表给出了全球一些梯次利用的典型案例:

国家

应用领域

案例描述

参与主体

性质

日本

家庭和商业储能

日产汽车和住友集团合资成立了4R Energy 公司,从事电动汽车废弃电池的再利用,在日本和美国销售或租赁的日产Leaf 汽车的二手电池用于住宅和商用的储能设备

4R Energy公司

商业运作

美国

移动电源

美国创业公司FreeWire 推出了一款电动汽车充电宝产品,充电对象是所有的电动汽车,这款产品名为Mobi Charger ,装有滚轮方便移动,主要面向写字楼等工作区域。

FreeWire公司

美国/日本

家庭储能

美国EnerDel 公司和日本伊藤忠商事在部分新建公寓中推广梯次利用电池。

美国EnerDel 公司,日本伊藤忠商事

中国

商业储能

100KWh 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的工程示范,历时2 年,由中国电科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同完成,于2014 年6 月19 日通过验收。

中国电科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与北京交通大学

示范工程

德国

电网储能

2010 年TUV 南德意志集团受到Germany Federal Institute for Building 的委托,参与电动汽车电池阶梯利用的研究项目,并在德国柏林建立储能应用示范工程。该项目得到德国能源与气候研究机构的资金支持。

TUV 南德

德国

电网储能

博世集团利用宝马的ActiveE 和i3 纯电动汽车退役的电池建造2MW/2MWh 的大型光伏电站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由瓦滕福公司负责运行和维护。该项目将建在德国柏林,预期将于2015 年年末投入使用。

博世集团

BMW

瓦腾福公司

中国

低速电动车/ 电网储能

利用退役的动力电池,在电动场地车、电动叉车和电力变电站直流系统上进行改装示范,经实测回收电池性能上相比传统铅酸电池有一定优势,且经济性较好。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

电网储能

河南省于2014 年8 月建成退役动力电池储能示范工程,该工程位于郑州市尖山真型输电线路试验基地,是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基于退役动力电池的混合微电网系统。

国网河南电力公司、南瑞集团等

美国

综合

2002 年,美国国家能源部首次立项委托Sandia 国家实验室开展车用淘汰电池的二次利用研究,该项目主要针对电池梯次利用的领域、过程及步骤、经济性、示范规模进行初步研究

美国Sandia 国家实验室

项目研究

美国

分布式发电

微网

2010 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开始进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二次利用的研究,提出淘汰电池可以用在风力发电、光伏电池、边远地区独立电源等。

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

美国/瑞典

智能电网

美国通用公司与瑞典ABB 集团联合开展了车载锂电池(针对2010 年底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Volt)再利用的调查与研究,包括智能电网方面,如用来存储太阳电池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等所产生的电力。

美国通用、瑞典ABB

美国

经济效益

1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混合电动汽车研究中心在2010 年对动力锂电池的二次利用和价值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2 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Viswanathan 和Kintner-Meyer 研究了动力电池在电网系统中二次利用的经济效益问题。

加州大学、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

美国

技术/ 商业可行性

Duke 能源和Tokyo-based ITOCHU 公司签署一项合作进行的评价和测试的二次利用的电动汽车电池的协议。将这些旧电池利用于补充的家庭能源供应、存储可再生能源。确定这些二次利用的电池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

Duke 能源

ITOCHU公司

从我们收集的梯次利用案例来看,在理论研究和示范工程方面较多,在商业化推广方面,还处在初期的探索阶段。

针对梯次利用的商业利益分析和技术可行性分析,已经持续进行了十年以上,相关的研究文章和分析报告也为数不少,已经为产业化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示范工程方面,大多集中于分布式发电、电网储能和充电站等,多为中大规模的电池系统,比较适合课题性的研究和成果的展示,在应用方面的探索,还需要更多样化。

在商业应用方面,家庭储能、商业储能、移动电源、应急电源等小型灵活的设备,应该可以尽快的打开市场梯次利用的市场,为企业的发展赢得先机。在本系列文章的第(四)部分,还有针对商业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分析。

总体来看,梯次利用虽然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部分企业的关注和研究,但还没有引起大量的资源投入,属于“蓝海”市场。随着退役动力电池总量的爆发,这一领域所潜藏的巨大商业机遇,必将引起众多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激烈竞争。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在未来都会层出不穷。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