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31岁的发型师赵兵已来到拉萨市一家美容美发店里工作了6年半,这位四川人依然记得刚到西藏自治区务工时得到的忠告,“你必须配备一台发电机”,赵兵回忆,因为这里“天天停电”。
然而发电机的供电不足以支撑美发店的正常运转,“因为电不够,水温不高没法给客人洗头,吹风机也达不到效果”,让赵兵最介意的是“停电”使客人怀疑店家,信誉与利润大打折扣。
“限电至少使我们损失了15%的利润”,店长贾国平回忆。他同时透露,2012年以来每日客流量稳定在300人,是一年前的三倍,利润也较一年前上涨20%。赵兵也说在这一年间明显感受到断电频率降低,并且租住的地方不会再分时段限电了,“收入增加了50%”。
充沛的电力源于国家电网公司的青藏联网工程。这条跨越青海、西藏两省区的“电力天路”,于2011年12月9日竣工,截止到2012年11月30日已累计为西藏自治区输送电量逾6亿千瓦时,使藏中电网再未拉闸限电。
数据显示,青藏联网项目投产“周岁”以来,藏中电网工业用电同比上升17.2%。对比数年来用电变化,位于拉萨市西郊的西藏高争水泥厂电器总工程师董智升感触良多。
“最严重的一次是因为电厂线路跳闸,我们在生产过程中突然断电足足40分钟,60米长、造价1000万元的回转窑卡住不动,在高温下差点变形报废。”董智升显得心有余悸。
更让董智升头疼的是往年冬季供电不足,人员规模达1145人的水泥厂必须从11月停工至来年3月,在此期间“员工们都只能拿微薄的基本工资,没有奖金,企业也没有利润”。
拉萨另一家民营水泥厂经理陈文学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我们以前可以说是半年停工,好容易开工了,还被限电”,陈文学抱怨:“员工们没收入怎么养活家里?他们难免有情绪,有10%的员工会因此离职。”
而在采访当日,虽已进入12月,两家水泥厂里的机器仍在忙碌运转。“青藏联网工程之后,就算电厂有什么问题,因为有调度,也不会影响到我们”,董智升兴奋地表示,该厂2012年预计产值增加5000万元,利润起码会增加七、八百万元,能够完成生产任务,员工可拿到双倍工资,月收入达6000元。
民营水泥厂负责人秦淑娟也表示,以往仅能完成预计产量的40%,如今凭着电“助力”持续开工,已达到70%。她说:“工人的人均年收入在今年突破35000元,我们的利润也至少上涨了25%,产值突破1个亿。这都是因为有了电。
放心用电,也使企业得以放心发展。贾国平透露,美发店员工人数在一年间增加了三分之一,客人不再担心断电,我们的客流量增加了。陈文学则将眼光投放在节能方面,他们投资70万元用于高压变频技术,未来最多能节电30%。董智升说:“我们把热能利用起来,自建了8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站,将在明年3月运行。”用电却不止于电,董智升已布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