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电网存在并网和孤岛两种运行模式。当微电网孤岛运行时,由于微电网中起支撑作用的电压源型逆变器(VSI)按照下垂特性工作,微电网电压会与大电网电压产生偏离,重并网过程中两者间的同步问题是实现微电网运行模式无缝切换的关键。本文借鉴三相软件锁相环(SPLL)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下垂控制的微电网并网预同步控制策略,通过此控制策略实现微电网电压与大电网电压的同步,从而避免了并网过程的冲击电流,最终实现微电网系统由孤岛模式到并网模式的无缝切换。论文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 微电网,下垂控制,无缝切换,预同步控制
1.引言
微电网是由负载和多个单体微电源组成的供电网络系统,三相逆变器是其中主要的接口单元,基于下垂(droop)控制策略的微电网逆变器,输出呈现电压源的特性,能够为孤岛运行模式下的微电网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且易于实现微电源和负荷的即插即用以及微电网运行模式的无缝切换,因此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1]。
微电网孤岛运行时,由于下垂控制作用,其电压会与大电网电压产生偏离,直接重合闸并网可能引起巨大的冲击电流,造成设备损坏,所以微电网并网前,必须考虑采取一定的预同步控制措施,保证微电网电压与大电网电压的同步[2]。文献[3]建立了微电网运行模式切换时刻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出并网时刻微电网和大电网两者电压的相位差是导致并网电流冲击的主要原因。文献[4]提出一种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并网预同步控制方法,但不能直接适用于基于旋转坐标系的微电网下垂控制策略。
本文立足于d-q 旋转坐标系,提出了一种基于下垂控制的微电网并网预同步控制策略。通过此控制策略实现微电网电压对大电网电压的相位追踪与同步,保证了微电网由孤岛运行模式到并网运行模式的无缝切换。本文在分析下垂控制策略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并网预同步控制的实现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此种预同步控制策略能与下垂控制中基于d-q 坐标系的瞬时功率理论良好的结合,并且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2.下垂控制策略原理分析
图1 为微电网中2 台逆变器并联运行的简化原理图。设逆变器1 的输出阻抗Zo1∠φo1 与连线阻抗Zc1∠φc1 之和为Z1∠φZ1,逆变器2 的输出阻抗Zo2∠φo2与连线阻抗Zc2∠φc2 之和为Z2∠φZ2。每台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为Vn∠φn,输出电流为Ion(n=1,2)。微电网母线电压为V∠0。IH 为两台逆变器之间的环流[5]。
本文提出的基于下垂控制的微电网并网预同步控制策略结构如图2 所示。
在上述电网电压锁相的基础上,微电网电压对电网电压的同步追踪过程如图4 所示。图中θg 和ωg 为大电网电压的相位和角频率,θ 和ω 为微电网母线电压的相位和角频率,Δθ 为两者之间的相位差,d-q 坐标系以电网电压角频率ωg 旋转。同步追踪过程就是通过调整微电网母线电压的角频率,使微电网母线电压和大电网电压之间的相位差Δθ 不断趋向于零。当两者完全实现同步时,应该有Δθ 等于零,此时微电网母线电压在q 轴分量上的投影为零,因此可以通过控制νq=0来实现两者的同步。
4.仿真及实验结果
为验证上文所提并网预同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用MATLAB/Simulink 搭建了微电网仿真模型,模型结构如图2 所示。图5 为仿真结果。图5(a) 为预同步过程中微电网电压和大电网电压的波形图,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相位差不断减小,并最终实现同步。图5(b)为并网前后,并网开关处的电流波形,可以看出,在并网预同步控制的作用下,合闸时刻不存在冲击电流。
5.结论
为避免微电网并网时,由于微电网电压和大电网电压的不同步导致的并网电流冲击,本文提出的一种基于下垂控制的微电网并网预同步控制策略,通过动态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同步补偿角频率,实现微电网电压与大网电压的相位同步,保证了微电网由孤岛模式到并网模式的无缝切换,提高了微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Guerrero J M, Vasquez J, Matas J. Control strategy forflexible microgrid based on parallel line- interactive UPSsystems [J].IEEE Trans Ind Electron,2009,56(3):726 –736.
[2] 张纯,陈民轴,王振存.微网运行模式无缝切换的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20): 1 – 5.
[3] M. J. Yang, F. Zhuo, X.W. Wang. Research of SeamlessTransfer Control strategy of microgrid system[A].8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ECCEAsia[C]. The Shilla Jeju Korea,2011:2059 -2066.
[4] Juan C. Vasquez, Josep M. Guerrero, Mehdi Savaghebi.Modeling, Analysis, and Design of Stationary RefrenceFrame Droop Controlled Parallel Three-Phase Voltageource Inverters [J].IEEE Trans on Volume,2012,33(8):1-10.
[5] 关雅娟,邬伟扬,郭小强.微电网中三相逆变器孤岛运行控制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33):52–60.
作者简介:
张中锋(1988-),男,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方向
为功率电子变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