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美国国防部《能源与电力路线图》规划2030年发展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6-01-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5年3月,美国国防部能源与动力相关小组发布了《能源与电力路线图》(下简称《路线图》)。《路线图》符合国防部《作战能源战略》和各军种能源目标要求,旨在通过提高能效降低作战燃料能源补给费用,满足先进武器和传感器的电力需求,同时促进民用电力与能源系统发展。能源与动力相关小组由陆、海、空及负责研究和工程的国防部副部长办公室相关单位构成,该小组目标是通过智能、高效的能源与动力管理技术提高作战效能。

《路线图》综合考虑了发电与能源转化、电力控制与配电、热量传递与控制、储能、机电转化五个技术领域,结合作战应用实际,提出战术能源独立、自主平台动力、灵活电力网络、能源优化平台、高能武器及传感器五个应用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关键技术发展目标。

一、战术能源独立

战术能源独立应用领域目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发展战术平台可再生能源系统,利用本地能源为小于150人的作战单位供电。二是改进动力系统体积、重量、效率,提高战术平台航程和巡航力。三是发展可现场装配和维修的模块化动力系统,利用智能动力管理系统实现快速重构,维持供需平衡。四是促进燃料多样化、现场制备燃料、能量收集,减少维持基地运行的燃料需求。该应用领域未来将有助于提高作战能源供应可靠性,降低燃料补给负担和后勤弱点,减少废物排放,提高作战效能。

美国国防部目前开展的相关项目包括可再生持续型远征电源项目、便携式士兵电源项目、单兵配电系统项目等。

二、自主平台动力

自主平台动力应用领域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未来无人系统的动力和能源装置,具备长续航力、高可靠性、可扩展性、低维护特性。二是根据传感器、武器等任务负载调整能源供应。该应用领域未来将促进水下、地面、高/低空无人系统的实战化应用。

美国国防部目前开展的相关项目包括UUV长航时推进系统项目、小型无人车长续航力推进系统项目、小型/微型无人机动力及热管理系统项目等。

三、灵活电力网络

灵活电力网络应用领域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智能电力管理和配电技术,根据负载需求自动配置电力,实现供电预测与控制,提高供电效率。二是提高任务效能,增强生存能力、可靠性。三是减少人机接口,降低费用、减少后勤维护,提高生存能力。该应用领域将促进对动力源的高效利用,优化电网的作战应用性能。

美国国防部目前开展的相关项目包括作战能源项目、载具接入电网技术项目等。

四、能源优化平台

能源优化平台应用领域目标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促进电气化。二是构建基于用电需求的电力系统架构,将能效提高20%。三是增强电力系统可重构性。四是促进能源来源灵活化。五是消除温度对平台的约束。该应用领域将有助于减少燃油需求、降低能源成本,增强平台的生存能力、机动性和隐身性,提高作战效能。

美国国防部目前开展的相关项目包括集成载具能源技术项目、先进推进系统备现场动力项目、电力舰艇研发联盟项目等。

五、高能武器及传感器

高能武器及传感器应用领域目标主要是使平台电力满足负载要求,支持先进传感器和武器系统的电力需求,包括大功率雷达、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电磁导轨炮等。

美国国防部目前开展的相关项目包括宽带宽高效电力开关项目、固态高效拒止技术项目、激光诱因等离子体通道项目等。

六、未来国防部优先开展的能源与电力工作

《路线图》根据上述五项应用领域,综合分析各自关键技术,提出了未来将优先开展的5项工作,包括综合电力和热管理、智能配电、可重构电力接口及标准(能源网络及微电网)、连续及脉冲电源、能源储存及收集利用。

(来源:蓝海星智库,作者:马晓晨)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