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郑栅洁副局长:积极推进电动汽车新标准贯彻实施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能源局 发布时间:2016-01-08 浏览:

在电动汽车传导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标准发布会上的讲话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 郑栅洁

(2015年12月28日)

同志们:

充电接口标准规范统一是实现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和高效发展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当前正处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和充电基础设施广泛布局的初期,今天,国标委正式发布5项国家标准,正当其时,将避免充电设施与车辆充电不兼容可能造成的巨大社会资源浪费,是我国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国家能源局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抓好落实工作,务求取得实效。借此机会,我讲两点意见。

一、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标准化建设情况

今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项目表(2015年版)》。该标准体系包括基础、动力电池箱、充电系统与设备、充换电接口、换电系统与设备、充换电站及服务网络、建设与运行和附加设备等8个技术领域、共58项标准,对指导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准化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整体来看,标准体系中包含35项国标和23项行标。截至目前,包含此次涉及的5项标准,已发布标准达到29项,含14项国标和15项行标。今天发布的5项标准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中的关键标准,为确保这些标准能在年底前发布,国标委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多次协调部署,加大支持力度,优化工作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办事效率,体现了高效务实的业务素养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电力司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倒排工期,争分夺秒,全力提速,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及时完成了标准修订报批任务。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较2014年底增加1.8万个,同比增速58%。与此同时,各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企业都加大了2016年充电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力度。2016年,仅国家电网公司、普天新能源、万帮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4家企业就计划新建充电站2000多座,公共充电桩接近9万个,总投资金额达到132亿元。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目前,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如充电智能服务平台的相关标准还没有实现统一,各运营企业间结算互联互通的标准也没有出台。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密切配合,尽快出台相应标准规范。

二、下一步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化工作思路和安排

国家能源局将按照“统一标准,通用开放”的基本原则,继续推进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化工作。

从国家层面来看。一是要加大新标准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新标准的宣传,让行业内企业全面了解掌握新标准,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新标准设备。二是要推进新标准的贯彻实施。要进一步规范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准入,把符合新国标作为充电设施市场准入的条件之一,加强新标准的执行约束性和强制性。同时,督促各地执行新国标。三是要继续加快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现在各地的标准仍不尽相同,还有一些地方有单独的标准。要继续抓紧标准化建设。在加快国家标准制定和报批的同时,做好行业标准的修订发布工作。初步考虑,除4项涉及技术路线问题的行业标准外,体系中的其他行业标准力争在2016年2月前制定发布。

从地方层面来看。国家标准出台后,执行地方标准的相关充电设施和各地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改造、完善和实施。

从企业层面来看。一是要加大改造力度。充电促进联盟相关成员单位要率先垂范,对现有充电设施制定改造方案,尽快执行新国标。二是要开展充电设施互操作性测试。各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设施通用性和开放性,积极开展充电设施互操作性测试,结合测试工作深化对新国标的理解。三是要继续推进互联互通。结合新国标的改造工作,要继续整合各方资源,促进不同充电服务平台的信息互通,实现充电结算的互联互通。

最后,我谨代表国家能源局对国标委高度重视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化工作表示感谢,也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参与企业和专家等标准起草组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必将有力推动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谢谢!

分享到:

关键字:郑栅洁副局长 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