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返回

广蓄:抽水蓄能的黄埔军校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10-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一路所遇的抽水蓄能事业工作者,说起广州抽水蓄能电厂(广蓄电厂)都会满怀赞叹之情。记者驱车来到广蓄电厂,和广州的繁华喧嚣不同,她安静而内敛地坐落在风光旖旎的流溪河源头、群山环抱的吕田山区中。
  就在这样一个依山傍水、树木葱茏的厂区里,广蓄电厂创造了太多的全国第一——第一座“一流水力发电厂”、第一座实现厂房“无人值守”的水电厂、第一家通过NOSA五星级认证的水电厂……
 
  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高水头、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厂,堪称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黄埔军校。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重大经典建设工程”之一,为我国后来的抽水蓄能电站提供了在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
 
  管理改革的广蓄经验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香港的电力供应曾一度紧张,大亚湾核电站已于1987年开工建设。为使核电站得以不调荷安全稳定运行,也为了解决广东电网的调峰问题,广蓄电厂建设被摆上了议事议程。
 
  工程分两期建设,共安装8台30万千瓦的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当时,广蓄电厂的每千瓦投资是2566元人民币,与国内同期建设的大型水电站相比是最低的。
 
  广蓄电厂副厂长原振鹏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水电工程建设模式。广蓄之前,我国大多水电工程建设都是国家拨款,由设计单位设计,施工单位干完工程后移交运营单位,“业主”、“招标”、“监理”这些字眼显得十分陌生。
 
  “联营公司”在当时同样是个新鲜事物。广蓄电厂由广东省电力工业总公司、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和广东核电公司联合投资建设。联营公司作为广蓄电站具有实际意义的业主单位,负责电站的筹款、建设、经营、运行管理和还贷。联营公司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到项目实施阶段,对工程实施了全过程的项目管理,这在水电工程建设历史上也是首次。 
 
  “当时,革命性的建设管理模式让水电工作者耳目一新。广蓄电站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取得工程的最大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总体的监督、协调和管理。”时任广东抽水蓄能电站联营公司总经理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罗绍基告诉记者,“大家都讲发挥各方优势,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我们真的做到了。”
 
  从人员精简开始
 
  “当时法国已经实现了厂房无人值守,国内的许多水电站却仍效率低下,许多人在厂房看报纸、侃大山,人浮于事,我决心要打破这种风气。”罗绍基向记者描述道。 
 
  于是,广蓄除了和法国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之外,还签订了技术援助合同。建厂之初,广蓄就有意识地引进和借鉴法国国家电力公司及香港中华电力公司的管理模式与成功经验。
 
  和那个年代建成的许多项目不同,广蓄电厂里看不到企业自办的学校、医院等社会职能机构。对于这一点,电厂工会主席刘康尼有着深刻的体会:“一些企业的工会是‘全职保姆’,管的范围从员工的衣食住行,到员工家属的上学就业,企业好比一个包罗万象、‘臃肿不堪’的大院。但是广蓄电厂建厂开始就引进了法国的模式——机构精简,设备按无人值班设计,电厂编制人员很少。厂内只设‘三部一室’,即生产技术部、运行部、检修部和办公室。”
 
  广蓄电厂目前有香港、广州和南网三个调度中心。不同于以往许多水电厂“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模式,广蓄电厂的安全生产监管是基于风险的事前控制。电厂早已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通过无人值班验收,并于2004年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南非NOSA五星级认证的水电厂。
 
  人才的摇篮
 
  从事抽水蓄能事业的工作者,几乎都有过去广蓄电厂学习培训的经历。据广蓄电厂厂长刘国刚介绍,自广蓄建厂以来,共有三十余家国内兄弟单位派员工前来广蓄学习取经,进行长期的人才交流。十多年来,广蓄共为国内外同行单位培养了近900名合格的电力工作者,其中包括运行值长、值班员、检修人员、监理工程师等众多岗位人才。
 
  午休时分,记者来到了广蓄电厂的图书室,员工充电的热情和记者印象中冷清的企业图书室大相径庭。广蓄电厂自建厂之日起就有了图书室,员工可以通过网络资料查阅平台、内部网论坛等方式分享技术管理心得、分析各种测量报告。
 
  对于广蓄电厂来说,跨部门的交叉培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电气、机械、自动化三个班组的员工齐聚培训室,一起交流探讨机组启停流程的培训场面时常在这里上演。一位刚到电气部的员工显然很受益于这种培训方式:“一堂培训课下来,不同专业的同事互相取长补短,对机组流程有了更直接清晰的理解。”
 
  广蓄的培训班不仅有国内学员,还吸引了不少东南亚国家前来取经。缅甸邦朗电厂是缅甸最大的水电厂,曾派员到广蓄进行为期数月的培训和学习,这批学员大多成为缅甸水电系统的骨干,其中有缅甸水利部副部长、邦朗电厂的厂领导和技术骨干等。
 
  在电厂的日子里,记者陶醉于水库的湖光山色和点缀其中的亭台楼阁,更难忘这里观念领先的清新风气和先进高效的管理理念。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个二十年,广蓄人能创造更多的第一,更多先进技术和人才将从这里源源不断输往全国。
分享到:

关键字:抽水蓄能电站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