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公车遇上新能源 示范作用不容小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工业报 发布时间:2016-01-29 浏览:

“2016年对公车来说十分关键。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公车改革已经大致完成,不少省份也已在2015年前完成了公车改革。改革后第一年,公车市场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非常值得关注。”知名汽车分析师张志勇在第二届公务车论坛上指出。

据悉,从中央到地方,自2014年开启的新一轮公车改革正在按照路线图加紧实施。继中央国家机关2014年完成“车改”后,2015年地方“车改”正在加紧实施,各省区基本都完成了“车改”总体方案的制定。据中央相关部门介绍,29个省区市已上报车改方案,其中27个省区市已经得到批复。可以预见,下一步,公车数量将大量减少,而公务员私人购车数量则会上升。

与此同时,2016年是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公务用车“新能源化”的第一年——2015年7月,五部委联合公布了《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要求中央国家机关以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

“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公车改革进程中,公务出行采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也将作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节能减排的示范效应。随着公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公务出行变化带来的新发展趋势和机遇也日益凸显。其中,公务车领域的新能源化,公务出行的多种模式探索,高效能传统车型在公务员个人购车市场的巨大机遇等,都将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新华网副总编辑周红军表示。

1月20日,由新华网主办的“转型•融合——第二届公务车论坛活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来自行业的专家、企业的主管领导以及媒体人士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公车+新能源示范带动更明显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公车改革”第一人叶青则表示,车改之后,各单位还会有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的公务车辆;公车服务中心也会过渡性地存在,建议更新车辆时尽量采购新能源汽车,这不仅是保护生态的需要,也是政府采购制度的规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则表示,政府部门、公务员、领导个人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作用、表率作用非常重要,能使他们亲自体验用车过程中的一些难题,在未来的政策制定过程中,会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政策上的出台和法律法规方面都会对新能源汽车有非常大的促进。

“因此,公务人员的用车,尤其是私人买电动汽车的拉动作用比真正公务用车的社会效益还大。”吴志新说。

华晨宝马之诺项目实施副总裁朱彤认为,不管是公务车本身还是公务员的私人购车,都能够对公众起到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在公务车方面,新能源车应用有天然的场地优势,能够把传统的公务车转化成为新能源车。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北京新能源汽车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卜红升则表示,北汽新能源是最早在国内推进公务用车分时租赁的企业,目前也是规模最大的企业——在中央各部委和北京市局委办开通了100多个点,投入了2000多个电桩,快充超过500个,慢充超过1600个。

“现在我们按照小时、半天、一天来租,也包括上下班的夜租、周末租和节日租,费用是正常租赁公司的50%甚至更低。正因为有政府推进公务用车分时租赁的项目,可以带动社会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体验的进一步认知。”卜红升说。

北京市科委双新处处长许心超介绍,北京市正在将分时租赁打造成公共交通的一部分,推进纯电动车分时租赁助力公务出行,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组织下,在中央单位推行;在车改办的推动下,在市级机关开始推行,并且逐步实现互联互通。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郭平则表示,要做好新能源车,无论是纯电动车还是混合动力汽车,示范带动作用非常明显,而公务车恰是一个最好的突破口:公务员群体对一些前沿技术有更好的认知度,其一言一行又广受关注,通过这样一个群体进行新技术的传播,示范作用非常强大。

打开大门 新能源汽车发展要分享、融合

应该看到,无论是中央国家机关积极推动试点运行的分时租赁模式,还是汽车企业、充电运营企业、汽车租赁服务商等多方共同探寻合作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都在催生一种注重用户体验、提供多价值链共享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方式,尤其以公务员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形成从点到面、横纵交叉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以充电机制为例,现在不少充电设施建设在机关单位、小区的停车场,这一方面方便了公车或公务员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也把充电桩圈在高墙里。吴志新建议,全社会要逐渐形成促进充电桩统一的分享机制,各单位、小区把院墙打开,通过物业经营的模式,共享停车位、停车场、充电桩,解决充电、停车难等问题。

同时,吴志新还呼吁,政府部门要从更加长远的角度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体系,不光包括补贴政策,还包括其他的非财税、非资金的补贴政策,“要提前几年让企业看得见,让老百姓看得见,并且可信。如果政策可预期,大家的热情不减,电动汽车的发展就不会再掉下来。”

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则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公车改革的加速,充电桩的瓶颈日益明显,要充分考虑到,车多了之后如何充电,“这就需要一个很大的数据平台,包括充电运营平台、管理平台、O2O销售平台、注册平台、售后服务平台、电商平台和金融支付平台,实现无桩充电、群管群控、插头充电。”

可以说,从动力电池生产、电动汽车整车制造,到充电桩建设、产业发展联盟布局的不断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在日渐成熟,并显现出全产业链加快融合发展的趋势,以开放合作共享为基础的行业生态链正在逐步形成。

传统车型仍主导公务员私人消费

在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公车改革的大背景下,厅局级及以下官员都失去了享受“公家专车”的待遇,他们的购车需求被推向市场,成为车企关注的另一个焦点。

以一汽-大众为例,在奥迪、帕萨特等公车采购辆下降之后,一汽-大众转而关注公务员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深耕该细分市场。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大众品牌公关总监李鹏程说:“统计显示,37%的公务员购车会选择15万~20万元区间的车型,有20%的公务员会选择20万~25万元区间的车型。而15万~20万元区间正是一汽-大众产品覆盖最多、车型最丰富的区间。而且,针对公务员购车市场,一汽-大众会在区域销售方面制定相应规划,更好地满足公务员需求。”

东风乘用车公司大客户部部长汪结则表示,公务员购车有三个特点,一是在乎品质;二是比较低调,不愿意太张扬;三是希望服务便捷方便,车企可以在这些方面多做创新,满足这一群体的需求。

此次论坛上,公车领域的十一项大奖也尘埃落定,年度车型评选结果发布:一汽-大众迈腾最终被评为“年度最受公务员关注车型”;广汽传祺GA8斩获“年度最受公务员关注自主车型”;北汽新能源EV200与长安逸动EV同获“年度最受公务员关注新能源车型”;长安福特金牛座摘得“年度最佳新车”;英菲尼迪Q50L获评“年度豪华车”;BMW新3系荣膺“年度中高级车”;东风悦达起亚全新K5获得“年度家用车”;东风风神AX7斩获“年度SUV车型”;江淮瑞风M5荣膺“年度MPV车型”;广汽丰田雷凌双擎获得“年度最佳节能环保车型”;一汽丰田卡罗拉双擎荣膺“年度最佳战略车型”。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