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几年“寒冬期”的光伏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再度“发光发热”,2015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6.5GW,累计装机量约43GW,跃居全球第一。然而,在下游应用市场一片火热的同时,上游多晶硅企业的日子在价格的不断下探中越发艰难,产业链两端可谓冰火两重天。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饱受西方国家的“双反”制裁,众多中小企业因此倒闭破产,为了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多家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目前我国已建成投产海外电池与组件产能分别达到1.7GW与2.3GW,在建及扩建产能分别达到2.6GW与4GW。此外,行业兼并重组也在加速,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整合不断深入。在经历了低谷期后,产业正在向着健康的方向前进。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5年1-9月,我国光伏相关行业投资807.9亿元,同比增长35.8%。据悉,为了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今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还将通过实施“领跑者”计划、竞争电价政策引导企业降低光伏成本。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我国光伏市场虽然面临局部地区限电、补贴拖欠等问题,但通过提升可再生能源附加、优化电站指标规模发放等方式将逐步解决,预计2016年我国光伏装机在“领跑者”计划和电价下调带来的抢装驱动下,全年光伏装机市场将达到20GW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