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角度来讲,动力电池确实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成本居高不下、比能量不够、循环寿命有待提高等方面。”黄友元认为,这些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通过技术进步加以改进;二是发展适合现有技术成熟度的市场运营和商业化模式。电动汽车的商业化可能会改变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和能源利用方式,在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其市场定位可能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因此在不同的技术阶段,电动汽车需要采用特定的商业化运营方式来实现市场化。
一家锂电池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产业化最终由商业化引导,产业资源的整合也需要商业运营引导。据他介绍,目前国内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很多企业都在寻求深度合作。
对于动力锂电池技术,肖成伟认为,我国的锂电池性能水平在当前水平上提高30%以上是没有问题的。“通过原材料性能的提升以及电池本身的设计、工艺控制、电池组集成等方面都可以实现这种提升。”
黄学杰认为,2015年前,电动汽车电池将基本遵循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的技术路线。“到2015年,电池组寿命能达到10年,且成本具有竞争力。到2020年前,肯定会有取代磷酸铁锂的正极材料出现,预计届时电池比能量将提高一倍,成本则只有一半。”据他介绍,目前已有一种以锰酸锂为基础的层状氧化物,其比容量大于250毫安时/克。新一代材料技术有望使电池实现这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