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技术含量仍待提高 动力锂电企业苦等需求启动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证报 发布时间:2016-02-02 浏览:

在工信部公布的多个批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中,采用锂电池的比例接近50%,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尚未打开,以及锂离子电池在关键技术上存在不足,国内动力锂电池企业经营还面临较大挑战,相关公司业绩表现不是太理想。

两锂电公司业绩承压

欣旺达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64.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03.90万元,同比增长5.47%。公司目前已研发并拥有了18650及磷酸铁锂两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模组解决方案,且已和国内部分整车厂商进行了实验性产品合作。

欣旺达表示,锂电因其环保和轻便的特征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市场前景不可估量,但目前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及国家政策还不尽明朗,市场化时间难以确定。公司会密切跟踪行业及市场情况,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机会,推动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模组的发展。

新宙邦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9亿元,同比增长2.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70.94万元,同比减少7.61%。营业收入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在铝电解电容器化学品市场恢复的同时,锂离子电池化学品处于调整期,销售未达预期。201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32.43%,同比减少2.66个百分点。毛利率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价格下降,产能尚未充分发挥,生产成本的规模效益未能实现。

新宙邦称,新能源汽车市场全面启动尚难预料,导致市场对电子化学材料的需求增长缓慢,公司募投项目产能不能完全发挥。若未来市场需求不能有效增长,公司的盈利能力将面临下降的风险。

技术含量仍待提高

目前,锂电池在续航能力和安全性方面被诟病较多。但应该看到,近年来国内外锂电池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为锂电池在能重比、安全性、高低温性能等方面持续改善提供了可能。这些技术未来如逐步实现商业化,将可解决目前电动车续航短、充电慢、易燃爆等缺点。当然,相关技术距离商业化应用尚需时日。

我国锂电材料企业近年的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水平迅速提高,国内企业正逐渐抢占原来进口产品的市场份额。并且,伴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跌,锂电池成本下降也比较快,日本和韩国锂电企业近年开始逐步加大从我国采购锂电材料的力度。

但是,国内锂电材料企业在高技术含量的正极和隔膜材料领域总体水平仍然落后,短期还难以打入主要供应链。国内企业尽管在负极和电解液领域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较高,但这些属于通用产品,对动力电池的敏感性偏小,且未来面临较大的产能和价格压力。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