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长达一年的“试验期”后,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终于有望从局部推向全国。
根据媒体报道,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副主任郭晓林日前表示,扩大资源税改革试点的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资源税将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征收范围在石油天然气的基础上扩展到其他能源产品。”郭晓琳进一步表示,资源税改革的下一步,不仅是扩大从价计征范围,而且是择机向全国范围推广。
有消息人士解读说,上述提及的“其他能源产品”所指的就是煤炭。根据近期业内流传的一份资源税改革方案,原油和天然气的资源税将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定率”,税率为5%~10%,而煤炭的征收方式不变,税额将从原先的“每吨0.3元到5元”提高至“每吨0.3元到8元”。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鹏日前表示:“资源税推出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理顺资源价格,使利润向资源地倾斜;二是推动资源税地区可持续发展;三是促进资源地区的财政增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表示:“资源改革应当及时推出,甚至可暂时不等目前高企的CPI回落和税负调整带来的影响,若有变化,也可以在改革推出后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从中长期看,资源税的提高可以帮助上市公司通过产品价格消化负面影响,况且提价的幅度通常高于增加的税收成本。”提高资源税后,国家对相关行业的进入门槛应有所提高,上市公司的优势会更明显。但短期看,资源税的改革对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煤炭板块而言,属于中性偏空的因素。本周三,A股市场中,包括煤炭、有色、黄金在内的资源股的走弱也着实印证了这一观点。
据了解,石油和天然气被市场视为资源税改大潮中率先受到冲击的两大行业。“油气行业垄断性强、定价能力强是改革率先推进的重要原因。”市场人士告诉记者。该人士表示,按照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去年全国原油产量为1.89亿吨,如果从价计征,假设国内原油价格为每吨5000元,以5%的税率,全国石油资源税每年将可达到472.5亿元,这一数字甚至可以达到从量计征的10倍。
其中,拥有大量国内原油天然气资源的中石油和中海油势必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同属于能源大户,煤炭却仍将保持“从量征收”的方式,只是税率将稍微上调。一位市场人士表示,这可能出于“缓解煤电矛盾”的考虑,担心高煤价向下游传导,并加剧电力紧张。大通证券煤炭行业研究员日前也表示:“如果煤炭改为从价计征,那么原来因煤炭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增量部分,就有可能被减弱,煤炭企业利润或下滑一至两成。现在电企亏损严重,所以目前不宜大幅提高煤炭资源税。”
“煤炭的价格已大幅攀升,”有市场人士进一步表示:“对于拥有大型煤矿的上市公司来讲,已经通过价格的优势积累了大量的超额利润。因此,资源税改革带来成本上升的影响已经通过煤炭价格上涨将风险充分释放,可以说,改革对煤炭类上市公司的影响不大。”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煤炭、石化等传统能源开采受限的同时,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需求将有所增加。“这将推升新能源板块的利润增长,从而形成间接利好。”市场人士如是说。事实上,新能源板块的利好还远不止于此。在7月19日召开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中,国务院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研究部署了相关工作。据了解,“十二五”节能减排有六项措施: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这一消息对节能减排行业以及相关品种构成利好。”市场人士表示:“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将为节能环保等相关产业提供发展良机。尤其是太阳能、风电、清洁能源等板块,未来意味着更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不过,大同证券的研究人员也表示,由于现阶段我国对煤炭资源的刚性需求较高,即使提高资源税后,每吨几十元的的税额也很难对传统能源构成压力,因此新能源板块的短期受益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