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液流电池 返回

让液流储能电池技术走进千家万户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8-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回顾自己的成就,张华民常说一句老话“成功只眷顾有准备的人”。的确,为实现创业报国的理想,他准备了很久。1985年,为学习先进知识,张华民赴日本九州大学留学并获工学硕士学位及工学博士学位。学成后他回国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此时,他又发现,要掌握先进的工业技术才能实现企业强国。为此,他又一次东渡日本,到南方化学(德国)日本公司(SCJ)任职客座研究员,并在关西新技术研究所任职能源环境研究室主任。在此期间,他申报日本国发明专利13项,还获得研究所授予的“个人业绩奖”,这是该公司首次将这一奖项颁发给外国人。2000年初,当张华民感觉自己可以回国效力时,就立刻向研究所领导提出辞职,对方很惊讶地对他说:“在我们研究所的中国籍研究人员中,你的职务最高,年薪已超过1000万日元(按当时外汇价,合75万多人民币),回国后,能给你多少薪水?”张华民说:“估计是四五万元左右吧。但这不是钱的问题,我感到我的人生应该在中国”。该领导听后说:“既然你提到了人生的高度,我敬佩你的选择,接受你的辞职。”

    2000年5月张华民回到中国,进入大连化物所工作。回国后,张华民全身心地投入到燃料电池技术的科研项目中,他先后负责主持了多项科技部和中科院的重大项目,带领团队开发出了我国首台30千瓦燃料电池中巴车、我国第一台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实现了燃料电池从基础研究到具体应用的突破。2000年,他的课题组又同时着手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研究。
2008年成功开发出100kW/200kWh液流储能电池系统。2009年,张华民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科技部大规模兆瓦级液流储能电池的基础研究工作,并通过自主创新,彻底摆脱了国外对材料的限制和控制,填补了我国液流储能领域的多项空白。同时,张华民也入选为国际电工协会(IEC)TC105液流电池标准战略研究专家组成员(该战略专家组由中国、美国、德国三名专家组成),全面参与国际液流储能电池标准的制定。

    “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很超前也很先进,应该让它走出研究室,走进千家万户。”2008年,张华民与博融(大连)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011年完成了兆瓦级大规模储能电池的设计、制造,这是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液流储能电池系统。“产业报国,造福中国”是张华民的创业理想,他正怀着对液流电池的激情和国产化梦想,带领着公司的团队向着自己的创业理想一步步前进。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电池 技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