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铅事件使得铅蓄电池污染开始被广泛关注,铅蓄电池行业被推上了风口浪尖。2011年3月,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务院九部门联合对铅蓄电池行业企业进行彻底排查,全面整治环境违法问题;5月18日环保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铅酸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称将用最严厉的手段来全面整治铅蓄电池行业、铅再生行业,努力遏制铅污染事故多发的态势,使得“关停”和“整顿”成为铅蓄电池产业内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
从结果来看,截止到2011年7月31日,全国共排查1930家铅蓄电池企业,其中被关停企业占82%,仅有252家企业继续生产。以浙江省为例,全省328家企业取缔关闭216家,停产整顿99家,正常生产企业合计产量仅占2010年全省产量的8%。从浙江、广东、河北、湖北、江苏、山东、安徽和四川等省份的整顿结果来看,大量企业将面临着整顿甚至关闭的可能。
2012年初,工信部下达“十二五”期间工业领域19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增加了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等7个行业,铅蓄电池淘汰落后产能具体任务为746万千伏安时。在国家通过政策治理对铅酸蓄电池行业进行整顿下,众多中小竞争对手将逐渐退出,整合转型及产品升级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背景下,战略转型将是铅酸蓄电池企业的必然选择。面对外部节能环保要求的约束,如何在业务布局、产品选择、技术研发、管理体系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是铅酸蓄电池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借行业整合机会,通过收购做大做强?还是加强污染源的防治,打造新型循环经济?亦或是立足铅酸蓄电池主业,利用以后的各种资源优势进军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这都将成为铅酸电池企业必须慎重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