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张存满教授课题组联合通用汽车全球研发中心Mei Cai博士课题组近期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Energy Environ. Sci., 2016,9, 102-106, IF=20.523)发表论文“Nitrogen-doped activated carbon for a high energy hybrid supercapacitor”。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李冰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张存满教授与Mei Cai博士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目得到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项目和同济大学-通用汽车全球研发中心联合项目的资助。
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受关注度最高、应用前景最好的两类电化学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器具有很高的功率密度(可达10kW/kg以上)和超长的循环寿命(通常10万次以上),但其能量密度很低(通常低于10 Wh/kg);锂离子电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目前产品可达100-200 Wh /kg),但其功率密度较低(通常低于1000 W/kg)且循环寿命较短(通常低于2000次)。功率密度的高低通常对应着充电时间的长短,功率密度越高,充电时间越短。作为车用动力储能系统和电网储能系统的实际应用而言,通常希望储能电池既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又具有高的功率密度,而且还兼具长的循环寿命。相比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唯一的优势是具有高能量密度,如果把锂离子电池的储能原理融入超级电容器中,就有可能寻找到最完美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