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以下简称《准入条件》)于今年7月1日实施。《准入条件》在含量限定和工艺装备等方面对企业做出严格要求,2013年底前,铅蓄电池行业将上演绿色淘汰赛。
《准入条件》规定,现有镉含量高于0.002%或砷含量高于0.1%的铅蓄电池及其含铅零部件生产能力应于2013年12月31日前予以淘汰。
《准入条件》对工艺装备也做出严格限制。文件指出,禁止采用开放式熔铅锅和手工铸板工艺。新建、改扩建项目如采用重力浇铸板栅工艺,应实现集中供铅(指采用一台熔铅炉为两台以上铸板机供铅),现有项目采用重力浇铸板栅工艺的,应于2013年12月31日前实现集中供铅。
对此,上海有色网(SMM)在2012中国有色环保大会上采访了多家与会的铅蓄电池企业。他们均表示,《准入条件》对不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要求趋严, 明年年底前还将有一批企业面临倒闭。
去年铅蓄电池行业开启环保风暴,企业数量大幅缩减,从整顿前三千多家缩减至不到一千家。
全球经济不景气,《准入条件》又大幅提高行业门槛,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信心脆弱。浙江省蓄电池行业协会秘书长姚令春向上海有色网表示,铅蓄电池有158年的发展历史,近20年内不会出现其他任何可替代的物质。他强调,电动车、工业通信领域的蓬勃发展将极大地提升铅蓄电池业刚性需求,待行业的工艺技术提高后,铅蓄电池的生命力将更旺盛。
《准入条件》将推动行业向高新技术的绿色生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