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人物观点 返回

陈全世:“隐忧频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凤凰汽车 发布时间:2016-03-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一方面,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生产37.9万辆,占去年整个汽车销售市场的1.5%。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依然面临着企业靠补贴现象普遍、充电桩数量很少等急需改变的现状。

两会召开,汽车行业作为九大支柱产业之一自然也是热议焦点。两会之际,凤凰汽车关于“新能源汽车兴盛下的隐忧”话题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陈全世进行深度交流。

“去年发展的很快,但有些车确实做得不怎么样。尤其是在安全问题方面有很大的隐忧。如果不加强管理、不加强检测的话可能要出大问题。”陈全世为火红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浇了一盆冷水。“各地的技术质量监督局和各地政府要把安全检测放在第一位,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是没有检测过。”

去年,杭州纯电动车起火事件再一次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隐患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同时也给销量增速迅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敲响警钟。

如今,新能源汽车已经从行业内热点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很多潜在销售者都在关心新能源汽车。以北京为例,北京的新能源汽车2016年的指标在刚刚过去了两个月中已经用去了1/4。

目前,整车厂使用的电池质量处于层次不齐的状态中,这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安全问题。多家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厂家主要精力放在跑马圈地上,很少企业能做到把产品做好,为市场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技术和产品。

“我觉得骗补不是普遍的现象,国家政策的空子是有的,是可以钻的。”陈主任认为,有些骗补行为是合法但又不合理,制定政策的人他们难度很大,几个人制订的政策让全国人去执行,肯定问题比较多。

去年出现了一些鱼龙混杂的企业扰乱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少企业领导都希望,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准入、生产条件,包括在市场的使用环境上进一步加强监管,避免了一些财政补贴进入不合适的领域。

“补贴政策要及时根据社会的情况进行反应和调整,有些人觉得政府的政策不能朝令夕改,但是出现了问题就得修改。”陈主任说。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补贴这样的方式促使销量突发性增长,这从全球角度是不够健康的。从国家的角度,应该把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战略角度作为出发点,真正实现整车企业及整个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竞争力。

随着市场的放开以及补贴退坡逐步执行,陈主任呼吁:“企业不能对国家的补贴太看重,要由国家政策取向向市场趋向发展,由政府推动转到市场推动。”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