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刚刚于4月份上市,筹集到足够弹药的当升科技(300073,收盘价53.80元)意外的放缓了公司扩张步伐。当升科技10月28日公告披露,公司将江苏海门年产3900 吨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的竣工日期由2011年3月推迟至2012年3月。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已经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扩产,而且随着钴酸锂市场领域的竞争加剧,公司产品毛利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而公司新产品锰酸锂尚未形成销售规模,故公司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控制投资速度。这或许反映出锂电池行业经历最近时期疯狂扩产后有产能过剩隐忧。
小型锂电池竞争加剧
上市近半年的当升科技是一家主营小型锂电池材料生产企业,位于江苏海门的年产3900 吨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是当升科技上市时计划使用募集资金的唯一投资项目,升科技寄望该项目能够提升公司在手机、笔记本等使用的钴酸锂产品的市场份额。不过,当升科技上市取得募集资金后对原有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进行了扩产,将锂电正极材料生产线从目前的年产4400 吨(即363 吨/月)扩建至年产7100 吨(即588 吨/月)。不同于新投资项目,原生产线的扩产建设周期更短,对于公司满足近期市场需求更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另外,公司主营产品钴酸锂市场日渐饱和也引起了公司重视,据公司公告披露,竞争加剧已经导致毛利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动力电池转型放缓
在公司小型锂电池生产规模扩张放缓的同时,公司向动力电池进军的步伐也不得不放慢。在两三年前,当升科技已经在原有技术平台、渠道等优势的基础上尝试涉足动力电池领域。2008年,当升科技通过开发多元材料和锰酸锂开始进入动力锂电领域,多元材料和锰酸锂既可用于小型锂电,又可用于动力锂电。不过,相比于当升科技上市前钴酸锂年产3900吨的规模,公司多元材料和锰酸锂年产仅200吨和300吨。当升科技总经理白厚善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把动力锂电材料的研制和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公司募投3900吨锂电正极材料项目即承载着公司向动力电池材料转型的梦想:当升科技上市招股说明书称,公司目标是“争取2010 年在动力锂电领域形成规模销售,2012 年实现业绩迅速增长,成为动力锂电正极材料领域的领先者。”
不过公司似乎目前还没准备好大规模的动力电池扩张,亦或者最近众多公司蜂拥而上的锂电池项目使公司对产能过剩有所担心。公告披露,公司新产品锰酸锂、多元材料等“尚处于大客户的认证开发期,还未形成大批量销售。”
小型锂电池竞争加剧,动力电池市场前景不明朗双重因素使当升科技不得不对募投项目 重新进行整体规划,有意识的控制产能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