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人物观点 返回

王子冬:五因素威胁电池组安全

作者:王凌方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6-03-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动力电池的安全关系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动力电池的安全不仅与电池材料有关,还与电池厂和整车厂之间的合作息息相关。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表示,电池企业和整车厂的关系对电动汽车最终安全与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池材料并非是决定电动客车是否安全的关键因素,产业链的供销关系及产品设计或许更为关键。王子冬提出了影响电动客车安全的五大因素。

第一,压款带来的隐患。整车企业没有与电池生产企业形成可靠的战略合作关系。整车企业长期以来将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当做普通零部件提供商对待,双方之间缺乏深度合作,且相互忠诚度不够,埋下一系列隐患。整车企业经常以压款的方式购买电池,电池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电池生产企业很难全心全意替整车企业考虑,更不会仅为某家整车企业开发单独的产品; 由于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周转资金紧张,经常也会拖欠材料供应商资金,材料供应商也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在原材料品质把控上,利益考虑往往占了上风。

第二,压价带来的隐患。整车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会对电池生产商进行压价,挤压电池生产企业的利润。如此一来,有的电池生产商便会减少服务来控制成本,甚至有的电池生产商会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为整车企业去做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从而不能及时遏制事故苗头。

第三,缺乏技术积累。新能源汽车起火主要集中在电和热方面。在研发过程中,pack、电机、电控、整车等各个领域的企业普遍缺乏深厚的技术积累,一些研发能力差的企业产品开发流程不完善,以满足基本功能为主,对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的特性没有足够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安全功能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验证,很难对电池组热失控现象进行有效控制。

第四,设计不合理埋隐患。高压系统中的链接结构不合理、不可靠也导致了相关事故的发生。

第五,忽视车辆保养。车辆运行的日常合理使用、保养维护和安全监控工作不到位,造成电池组工作负担太大,出现小问题时,不能及时调整,造成问题的叠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王子冬提醒道,作为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要将电动客车上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放在首位,而非能量密度。“特别要重视电池组安全性的成组技术、充电方法、使用方法、维护方式以及BMS保护系统的研究,提高主动安全防护能力。”

在政策大力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使市场上良莠不齐的电池进入整车企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事故发生概率上升。

王子冬对现行的补贴政策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认为,应该鼓励消费者多使用新能源汽车,即补贴运营,如将补贴分期补给使用者,而不是补贴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这样能较好的杜绝大批量生产不符合市场要求的电动汽车。

在王子冬看来,补贴政策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催化剂,国家与地方政府齐上阵,让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得到双重实惠,可以有效促进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但任何一个产业都不能长期依靠政策扶持获得发展,必须要通过提升技术品质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安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