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全世界积极发展纯电动汽车之际,全球新能源汽车标准制定者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于2014年年中宣布,将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标准,内容涉及“15分钟内,必须补充95%能源”。
2014年9月,奔驰公司开始出售其持有的Tesla公司股份,Tesla公司股价应声大跌,由近300美元高点跌破190美元。Tesla被迫宣布开放其拥有的电动汽车电池控制系统专利,希望借此扩大纯电动汽车声势,稳定供应链,获得其他车企支持,最终回稳股价。与此同时,丰田公司也随即宣布开放其数千项氢燃料电池汽车专利,向广大在氢燃料电池研发方面存在短板的汽车企业敞开大门,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大战也随之展开。
抱团发展是关键
抱团发展是近代汽车工业常态。国际大型汽车企业之间的合并或集团化实现了集团内部共享发动机、底盘、研发技术、零部件生产、专利授权等等。抱团发展意味着科学化与规模化,它的主要目的是分摊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与售后服务。虽然,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众多,但是产业合作多半是垂直整合,上游企业购买下游企业,其目的是为了增加销售。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达到34万余辆,车型达到上千款。但是,任何一款汽车的销售量都尚未实现规模化,产品价格也居高不下,企业只有靠财政补贴才稍有利润。未来几年,售后服务缺失将成为大问题。专家们提出必须减少补贴,倒逼车企加速降低成本。但是,研发经费庞大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对市场竞争,车企只会更加迫切地要求财政支持。
我国传统汽车企业往往依赖国际合作获得技术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则不同,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自主研发是常态,这就为我国走向汽车强国之路提供了机会。“十三五”期间,面对各种难关,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与国际汽车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底盘或动力总成,实现抱团发展。一如过去沃尔沃S80与福特蒙迪欧共享底盘,宝马与丰田合作开发跑车底盘平台等等。
体系化是必经之路
汽车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一部分,无法独立于城市发展脉络。过去,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充电、电池、汽车制造、运营管理、工业产值等方面各自为战。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须在一个更大的体系下统一思路,实现企业间的充分沟通与合作,比如在智能城市、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能源网络等方面。
以Tesla为例,其系统同时架构在两个全球最大的体系(QNX和OAA)之上,QNX横跨军工、核电站、运输工具等产业,深入资本融通、操控、能源传输、娱乐等系统。它的参与者众多,就连Apple公司也只是其战略伙伴之一。OAA是google组织的另一个联盟,它从智慧城市角度出发,将城市内金融、信息、通信、能源系统信息一并纳入,包括陆地上与天空中所有运输工具。“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须要有这样的合作思维,要逐渐与其它行业一起构建一个我国特色的QNX或OAA大体系。
体系化的另一个例子是日本的氢能城市计划,氢能源汽车与加氢站即为其中的一部分。2009年,松下和东芝推出了家用燃料电池“ENE-FARM”。它利用煤气和煤油提取氢气,注入燃料电池中进行发电。并且可以利用发电时产生的废热烧水和供暖,能源利用效率超过90%。目前,在日本已经有近10万个家庭进行了安装。
日本采用了体系化的方法来推广氢燃料电池的使用,包括在公交巴士、汽车、轨道交通、大型企业及小型城镇等供电系统,并扶持出具备获利能力的取氢、供氢企业,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体系。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巨大,但是在扶持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显然不能跟日本相比。
弯道超车有优势
美国之所以放弃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转而全力支持纯电动汽车发展,主要是因为Tesla公司老板Elon Musk在简报表示,以电解水方式制氢,利用氢发电给电动汽车提供动力,效率大约是3度电变成1度电,因此,氢燃料电池汽车非常不合理。在我国,情况不全然这么简单。
国内化工、造纸、肥料、焦化等产业产生的副产品就是氢气,这些氢气尚未被完全利用。以山西省为例,它是全球重要的产煤基地,在焦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氢气)至少达40亿立方米。依据目前市价每立方米氢气约3~4元,山西每年就有上百亿元的资源可被利用。
再以四川省为例,它是我国的绿色能源地区,其电力80%是水电。但是,2015年四川省弃电量高达300亿度,相当于每年高达上百亿元的资源助力四川车企发展。全球以水力发电为主的地区或国家拥有超过五亿人口的市场。国内数量庞大的水电、风电、光电被遗弃。若能利用这些资源来生产氢气,那么氢气的成本将会变得很低廉。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应该更加重视汽车行业同业间的横向合作,以及城市交通运输工具之间的纵向联结;应该针对我国国情,走出一条科学化、规模化与体系化的发展道路。
(作者系台湾电动商用车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