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格力电器能否玩转新能源汽车吗?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汽车之家 发布时间:2016-03-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与小米创始人雷军的10亿赌约还没兑现,格力电器欲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消息正如这张图片在行业炸开了锅。

近日,格力电器公告透露,拟发行股份购买“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最晚将于今年4月4日前公布详细方案,并恢复交易。

银隆新能源公司是一家经营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技术研发的企业。外界猜测,若完成此次收购,格力电器有望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据格力电器内部人士透露,格力电器看好新能源汽车,但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根据资料显示,银隆新能源公司曾在2010年收购美国奥钛纳米科技,从而掌握了锂电池材料钛酸锂核心技术。2012年至2013年,银隆先后收购珠海广通、 石家庄中博和合肥星凯龙等汽车企业,从而进入电动汽车市场。到2015年底,珠海银隆已经在广东珠海、河北武安及石家庄建成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银隆的年 生产力高达电池6.2亿安时,钛酸锂电池原材料5000吨,储能800MW,纯电动客车3.3万辆,运动型多功能电动车10万辆。

面对空调行业增幅的下降,专注于空调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格力电器,要实现5年2000亿元的目标,急需找到在空调核心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增长点。

造手机是格力电器的一个重大尝试,2013年,董明珠与雷军之间的10亿赌约一时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董明珠曾将格力手机的理想年销售量定在5000万台, 但在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之下,格力手机实际的年销量却远低于此。格力想要依靠手机业务实现这2000亿的计划,目前还没有兑现。那么格力电器再次进军新能 源汽车,是否靠谱?

“把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并非是心血来潮,格力对于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筹划了很久。”汽车分析师张志勇对记者表示。

早在2016年1月,珠海银隆董事长魏银仓与董明珠在珠海市人大会上曾有过交流,二人同为金湾区代表,魏银仓提出在模具和品控方面进行合作,当时董明珠说,“格力有电机厂、有模具开发、有成型的工艺,可以和银隆联合开发。我认为银隆新能源很可能成为珠海第二个千亿企业。”

虽然银隆新能源在电动车市场还不足够出众,不过新能源汽车在政府大力扶持下市场潜力极大,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电动汽车,银隆新能源已经为珠海、湛江、石家庄公 交系统供货,公司在珠海、河北武安和石家庄有三个生产基地,电动车年产能达到3.3万辆。过去的2015年,银隆新能源实现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销售订 单近7000辆。其中完成生产纯电动客车3189辆,累计增长2228%,市场份额为3.6%,年销量全国排行第七。不仅如此,银隆新能源还成功进入美 国、德国、荷兰、挪威、法国等市场。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大市场,根据新能源汽车的规划目标,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有望达2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火热。

在 张志勇看来,目前,对于许多进入新能源企业的资本来讲,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时机,新能源汽车行业仍然是起步阶段,未来增长的周期还是相当长的,新能源汽车市 场的增长速度、国家各种各样的政策,都极力的推动新能源汽车业的发展。对于格力来讲,进入这个行业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跨 界有风险,企业需谨慎。尽管跨界并购看起来是扩大了市场空间,但实际上也为企业发展增大了风险的可能性。回溯历史,在2002年、2003年汽车产业最热 的时候,想要加入造车大军的家电行业门外汉远不止奥克斯一家,美的集团,春兰集团、宁波波导等家电企业都有过造车计划但在经历了市场的残酷考验后,以失败 而告终,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格力电器能否能摆脱家电同行在进军汽车产业过程中,中途退场的命运?

其实,格力电器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并非没有一点儿风险,张志勇认为,格力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既没有传统汽车业的造车经验、采购渠道、销售渠道和销售经验,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对于格力来讲是一个完全新的课题,发展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是看以后格力怎么去做。

在笔者看来,还未把格力手机做成功的董明珠,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除了慎重,还应该多花一番心思。

分享到:

关键字:格力电器 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