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查看最新行情
11月22日,工信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指出,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即将公布,电动汽车在"十二五"期间具体发展目标和支持措施也将在规划中一一明确。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日益清晰,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汽车成为主要发展路径。新能源汽车有望在公共交通领域率先实现产业化。
发展前景广阔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前述官员的表态,意味着市场期待已久的规划将要出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趋于清晰。
今年6月份,五大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国家给予财政补贴。补贴为一次性发放,按照3000元/千瓦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东方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从近期的补贴政策中,能看出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纯电动车将被确定为主要的新能源车发展路径;混合动力车型,有所区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范畴,不可外接充电的混合动力车型,属于"节能车"范畴。
毫无疑问,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车无疑是未来市场增长的最大领域。尽管《规划》还未正式公布,但是,该规划的草案已经有所透露,2015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以上,2020年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以上, 草案中指出,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策支持不遗余力。既有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同时还有财政和税收补贴。中央财政将安排5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改造。企业销售汽车的增值税率也调整为13%。
为了让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官员透露,刺激普通汽车消费的系列政策将改变,2011年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将会取消。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很可能在2011年不再执行。
安凯客车:龙头崛起 备受追捧
作者: 来源:顶点财经 2010-11-30 10:50:46
异动原因:
新能源客车今日强势崛起,安凯客车延续带头大哥角色,在早盘10.04分快速拉升至涨停,带动中通客车、宇通客车大幅上攻。
投资亮点:
1、公司拥有"安凯"商标使用权和"星凯龙"商标自主知识产权,其客车装配线长度为国内第一。享受国家和安徽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
2、公司继续把"三力"提升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产品质量有所提升,新产品研发取得一定进步,降成本取得一定成效,经济运行质量得到好转,海外业务布局初步形成。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与新能源车产业配套问题。
安凯客车(000868 13.84,1.26,10.02%)
投资评级:★★★★
项目介绍:新能源客车行业先行者,最早采用锰酸锂电池。近年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同时安凯还研制了混合动力客车和氢燃料动力客车等车型。
产业链意义:主要是终端整车生产环节,也涉及锂电池材料的生产。
技术能力:当前纯电动客车开发品种最齐全,技术相对最成熟。
最新进展:今年将达到批量化生产的规模;到2011年,安凯客车将建成新能源客车整车生产线。
优势与风险:底子薄,完全依赖新能源客车,风险集中。
中通客车(000957 9.91,0.62,6.67%)
投资评级:★★★★
项目介绍:截止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出串联和并联两大主流技术路线,共研发出了LCK6110GHEV、LCK6120GHEV、LCK6112GHEV、LCK6121HEV、LCK6101HEV等七代混合动力客车,混合动力客车节油达30%至35%,减排50%以上;同时还研发出LCK6128EV、LCK6120GEV、LCK6850GEV等四代纯电动客车。12米纯电动客车每公里耗电达0.9度以下,8-9米以下纯电动客车达每公里耗电0.5度以下。
最新进展:在新能源产品研发的道路上,中通客车坚持每年推出两三款混合动力或者纯电动客车产品,并形成了系列化、阶梯化,商业化。结合目前的发展形势,中通客车积极开发高端、中高端和中低端的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城市和客户的需求。中通新能源产品已先后在天津、北京、济南、聊城等地投入了商业化示范运营,获得国家和省、市领导及知名专家的赞誉,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杉杉股份(600884 24.32,-1.07,-4.21%)
投资评级:★★★★★
项目介绍:旗下6家公司,相对完整的锂电子材料产品体系,综合产能合计超过7000吨,居全球第一。
技术能力:已有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等完整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线,具备"磷酸铁锂"生产技术并已经实现小规模量产,有一定技术优势。电解液主要原材料为六氟磷酸锂,国内目前还不能生产,杉杉正积极研发。
最新进展:杉杉控股当前正在与澳大利亚矿企合作开发镍钴矿产资源,向锂电池材料上游进军。
优势与风险:磷酸铁锂未量产,只是技术上跟踪。
中信国安(000839 13.58,-0.72,-5.04%)
投资评级:★★★★
项目介绍:青海国安3000吨碳酸锂产能,规划3.5万吨;中信国安盟固利1500吨钴酸锂,500吨锰酸锂。
产业链意义:初级原料碳酸锂,正极材料,正着手电池级碳酸锂研发。
技术能力:采用卤水法,只能生产工业级碳酸锂。
最新进展:与成都开飞合资建厂,计划于2009年底生产出电池级碳酸锂,2010年达到5000吨。
优势与风险:西台吉乃尔盐湖,氯化锂储量为308万吨,但含镁量太高,提纯难度很大,生产工艺尚未理顺。量小,纯度很低,不能达到电池的使用要求。
拓邦股份(002139 21.68,-1.02,-4.49%)
投资评级:★★★★★
公司做为国内电子智能控制行业开拓者和领先者,主要从事各种家电、汽车、电池控制板生产和销售。二级市场,该股短线上涨趋势良好,继续看多。
中国宝安(000009 17.05,-1.18,-6.47%)
投资评级:★★★
项目介绍:天骄公司三元正极材料1200吨产能,市场占有率30-40%,2009年中150吨碳酸铁锂投产,另有180吨钛酸锂。贝特瑞新能09年碳负极材料产能是6000吨/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是1500吨/年。
产业链意义: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生产。
技术能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用固相法、火热合成法,申请7项专利,目前掌握部分标准制定权。
最新进展:将与丰田合作开发电池级碳酸锂。
佛塑股份(000973 17.90,-1.10,-5.79%)
投资评级:★★★★
项目介绍:与比亚迪合资金辉公司生产锂电池隔膜。
产业链意义:隔膜是锂电材料中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70%以上,占锂电池成本20-30%。
技术能力:掌握了锂电池隔膜的生产技术。
最新进展:金辉公司增资扩建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锂离子电池隔膜产能约542吨。
优势与风险:国内隔膜的厚度、强度和孔隙率不能得到整体兼顾,国内绝大多数锂电厂家都选用进口隔膜。
路翔股份(002192 34.20,-1.10,-3.12%)
投资评级:★★★★
项目介绍:收购甘孜州融达锂业拥有"亚洲第一锂矿"呷基卡锂矿134号矿脉511.4万吨锂矿石的开采权,也控制了地下将近3000万吨锂辉石矿。
产业链意义:上游资源,与比亚迪间接挂钩。
技术能力:采用锂辉石矿提取技术,技术已经有一定突破,年底出品,明年启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
最新进展:从业内和部分科研所获得专业人才,正进行设备调试及竣工验收。
优势与风险:矿区环境恶劣,技术尚存不确定性。
西藏矿业(000762 35.65,-1.38,-3.73%)
投资评级:★★
项目介绍:西藏矿业主要是开采扎布耶盐湖,用盐湖卤水萃取技术中提取碳酸锂,但技术不成熟,达不到电池级标准。
最新进展:理财周报跟踪,西藏矿业扎布耶锂业目前实际上已经停工,原计划2010年达产。
江苏国泰(002091 28.25,-1.53,-5.14%)
投资评级:★★★
项目介绍:控股子公司国泰华荣化工锂电池电解液产能2000吨和硅烷偶联剂2000吨。
产业链意义: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必需的关键材料。
技术能力:技术较好,占有率40%,毛利30%。
最新进展:正兴建2500吨/年产能,年底调试生产,2010年有望达到5000吨产能。
科力远(600478 16.76,-0.69,-3.95%)
投资评级:★★★★
项目介绍:与超霸集团合资成立科霸电池,为国内唯一一家能为镍氢动力电池提供配套原材料的企业。预计于2010年达产,达产后产能每天160万只镍电池。
产业链意义:动力电池中较为成熟,商业可行性较强,但空间不大的一种。
最新进展:目前已经产出部分汽车动力电池,正送国内部分厂商测试,即将出反馈结果。另外与甘肃金川集团合资成立金科镍业,控制上游资源。
优势与风险:与松下、三洋相比有差距,难以介入外资品牌汽车市场。长远看,有被锂电池取代的风险。
中炬高新(600872 8.08,-0.48,-5.61%)
投资评级:★★★
项目介绍:控股66%的子公司森莱公司一直致力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开发,2006年开发的"混合电动轿车用镍氢动力蓄电池组的研发"项目,被国家列为"863计划现代交通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
最新进展:2009年下半年,森莱公司拟投资13.15亿元,用于年产3.63亿安时镍氢动力电池总成扩产建设项目。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投资收益率29.75%。
优势与风险: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
包钢稀土(600111 70.20,0.01,0.01%)
投资评级:★★
项目介绍:控股子公司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项目转型生产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
最新进展:公司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改造,以达到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的目标。为此,公司还专门向内蒙古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借款用于该项改造,财务紧张。
厦门钨业(600549 45.99,1.26,2.82%)
投资评级:★★
项目介绍:混合动力汽车镍氢电池用贮氢合金粉开发,贮氢合金粉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而贮氢合金是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是影响其电性能的关键。
产业链意义:居于上游资源环节。
技术能力:有了一定产出,但是未通过用户认证。
最新进展:正在与比亚迪商谈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由双方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开发动力汽车电池贮氢合金材料。
优势与风险:比亚迪是厦门钨业贮氢合金粉的用户之一,但采购量不足厦门钨业产量的10%,厦门钨业的市场还有待开拓。
福田汽车(600166 24.47,-1.02,-4.00%)
投资评级:★★★★
项目介绍:我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基地。拥有与世界同步的三大绿色能源技术--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已建成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和高效节能发动机四大核心设计制造工程中心。
产业链意义:位于终端整车生产环节。
技术能力:技术潜力最大,依托"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北京市各大科研院所的最新技术。
最新进展:已经获得北京公交集团800辆客车订单,与台湾成运签订75辆车订单,与广州新穗巴士签订30辆销售合同。
其余公司:
燃料电池虽然前景不错,但目前尚处研发阶段,距市场尚有一段距离,相关公司包括同济科技(600846 6.81,-0.46,-6.33%)、复星医药(600196 14.44,-0.70,-4.62%)、上海汽车(600104 16.80,-0.48,-2.78%)、长城电工(600192 9.39,-0.22,-2.29%)、新大洲等。
新能源电池领域部分需客观辨认的公司,西部矿业(601168 16.73,-0.03,-0.18%)自身并未涉及新能源,青海锂业由其母公司控股;伊力特(600197 17.00,-1.06,-5.87%)参股公司资质一般;金瑞科技(600390 18.73,-1.00,-5.07%)的覆钴氧化型氢氧化镍目前仍无明显技术优势,钴酸锂一般已经不用于锂电池。
新能源汽车方面,国内尚未形成完全生产能力。中通客车纯电动客车水准国内先进,金龙汽车(600686 9.69,0.17,1.79%)主打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尚未能量产;宇通客车(600066 21.76,0.72,3.42%)已经研发成功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混合动力客车上了发改委目录。上海汽车确立"以混合动力为主,以燃料电池为前瞻方向,同时推动代用燃料和纯电动产品的研发"的技术路线,投资20亿成立动力系统公司,战线很长,风险也大;长安汽车(000625 10.96,-0.05,-0.45%)和一汽轿车(000800 17.80,-0.12,-0.67%)表现平平;2009年4月25日,投资13.65亿元的万向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生产基地在杭州奠基。目前万向的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实现从电池单体技术向电池成组电源技术的跨越,成本比五年前降低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