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电池材料行业2011年投资策略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0-12-06 浏览:
    投资要点:
  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在从概念走向现实的初始阶段,虽然必然要面对较多的困难和质疑,但是方向已经基本明确!无论从能源、资源、环境、经济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我国都有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必要性。

  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调是跨越式发展,由此可见高层意在 “弯道超车”的急迫心情。因此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客观来看,我国的电池制造水平在自动化程度和一致性等方面和日、韩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是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无疑走在前列。此外,我国还具有资源、市场、成本和转型负担小等诸多优势。因此,说我国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各种基本条件也是客观的。

  目前国内小型锂电市场的容量大概在 200 亿元左右。但是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 年至2020年)》草案中披露出来的信息测算,到2012、2015 和2020年,新能源汽车将给国内锂电池行业分别带来近62、288和1920 亿元的市场容量。两相比较,锂动力电池给锂电行业带来的增长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从投资的角度看,电池材料板块已经到了从概念炒作为主作的阶段进入到深入挖掘价值和成长潜力的阶段,我们的观点是努力寻找那些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能伴着行业的成长而最可能有爆发性成长的公司。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杉杉股份、佛塑股份、江苏国泰和新宙邦等几个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风险: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虽然十分看好,但是由于产业仍处于培育期,发展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如果其发展的进程低于预期,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可能低于预期。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整个中小板估值中枢下移的风险也值得关注。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分享到:

关键字:电池 材料 行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