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中心”落户深圳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6-03-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深圳中心”揭牌仪式,19日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简称“交易所”)举行,该中心将全面服务全国碳市场建设,协助国家发改委加快推进非试点省市碳市场能力建设。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深圳市副市长徐安良等为“深圳中心”揭牌。

蒋兆理表示,目前全国现有的7个碳市场是未来建设全国碳市场的基础,深圳碳市场不仅运营规范,而且在体系建设上,在交易的设计和运行上,代表了中国碳交易的最高水平,为全国碳市场建立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他说,碳市场建设也将给金融业和投融资行业带来重要的机遇,涉及数亿吨的二氧化碳转控,而二氧化碳的排放集中在制造业,碳市场建设也将促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已进入倒计时阶段,能力建设是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未来全国碳市场顺利启动和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葛兴安希望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与兄弟省市商谈碳交易能力建设合作事宜,以“深圳中心”为依托,联合国内外合作机构,举办碳市场能力建设活动,为非碳交易试点省市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撑和实操技能,全力协助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全国碳交易市场。

2014及2015年深圳市碳市场配额交易量分别为192.31万吨及439.2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28%。与2010年相比,2014年636家管控企业碳排放绝对量下降402万吨,下降幅度为12.6,其中的621家制造企业工业增加值达1080亿元人民币,增幅为39.8%。

当天还举行了“国内首单跨境碳资产回购交易业务发布会”,由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妈湾电力有限公司和总部设在英国的BP公司签署国内首单跨境碳资产回购交易业务,交易标的达到400万吨配额,这也是全国试点碳市场启动3年以来最大的单笔碳交易。

分享到:

关键字:碳交易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