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15年,中国光伏总装机突破4300万千瓦,问鼎全球最大的光伏装机国,与此相呼应的,每年投向光伏电站的资金规模也达到千亿级别。
传统上,集中式电站的大面积开发聚集在光辐照资源好的地方,以图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但限电、土地性质、补贴拖欠、雾霾等问题,对电站的实际收益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远景能源看来,光照资源最好的地区并非一定有最高的投资价值。光伏电站投资,除了辐照资源外,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装机增速远超用电需求增速,影响电力消纳;补贴资金延后,导致投资收益率严重下滑;标杆电价下调,III类资源区投资价值浮出水面。
面对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光伏电站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不仅需要进行系统科学的风险评估和价值判断,更需要基于数据的量化模型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市场嗅觉敏锐的远景能源阿波罗光伏,携手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和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能源气象委员会,对辐照资源、电价补贴、限电、土地成本、可开发容量、自然风险6大要素的20余项关键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多来源数据库分析,并于近日推出《2016年中国光伏资源投资价值地图(集中式电站篇)》(简称《价值地图》),旨在从价值的角度出发,重新理解资源,帮助投资者厘清风险,寻找“价值洼地”。
《价值地图》中,远景能源阿波罗光伏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集中式光伏电站投资价值数据库,并编制了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投资价值指数”,即反映在一个地区进行集中式电站投资时考虑风险因素后的收益预期。并将全国不同地区按照投资价值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价值指数高的地区进行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投资获得预期收益的概率更大。
《价值地图》认为,投资价值较高的地区将产生明显的“洼地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理性资本进入,加快当地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发展。2016年,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投资整体从西北地区向中东部地区转移,中东部一些地区投资价值明显提高,形成12个投资价值洼地,如河北东北部及中部、山西北部及中部、山东省、安徽北部、河南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北部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