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随着光热电价补贴政策及首批示范项目发布进入倒计时阶段,国内光热产业即将站上资本风口。4月20日,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作为此次大会的重头戏,第六届中国光热发电国际高层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目光。同时,以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阳”)为代表的多家光热龙头企业参与了此次会议,各方代表就光热产业在“十三五”的发展前景以及推进太阳能光热+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据悉,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光热发电腾飞在即。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光热发电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海阳创始人薛黎明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的组织召开对助推全球特别是中国光热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次论坛汇聚了新能源及光热领域科学界、产业界的领导和企业领袖,立足全球视野,努力构建关于未来光热产业发展、对话、合作的平台,探讨中国光热发电腾飞在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享光热技术创新和有益实践,为中国政府、产业组织、商界精英在光热发电以及光热综合利用领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思路。”薛黎明坦言。
此次论坛中,多家涉足光热产业的企业高层参与了包括“加强示范项目建设、促进光热发电商业化应用”在内的多项话题讨论。其中,中海阳副总裁章颢缤在“太阳能光热+发电应用领域探索”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目前中海阳已经在关于光热发电+领域进行了广泛探索,这其中包括城镇的集中供暖、辅助稠油开采、光伏和光热组合、风光热互补等多个实验项目。
据了解,2016年是光热发电启动元年,国内光热产业千亿级大门即将开启。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此前公开表示,从2015年开始制定的光热示范项目工作已接近尾声,国家对于光热发电首批示范电站已经进入最终决策阶段。与此同时,有消息称,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与发改委价格司协调最终上网电价。此前,2015年9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组织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引发示范项目申报热潮,100余个光热发电项目提交申报材料,并公布各申报项目的申报电价。
中海阳执行总裁赵鹤翔表示,目前出台光热电价补贴政策的急迫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在光热发电领域的企业最少也已经布局了3年以上,大家都在等待光热发电定价政策的出台,同时,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及早完成光热的定价工作将推动光热产业更好的发展。”
海通证券此前发布研报称,2015年全球光热发电总运行装机超过4.9GW,未来5年将快速增长。IEA(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全球电力供应中有11%将来自光热发电,发展空间巨大。同时,我国《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底光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Gw,预计2016年是光热大年,2017年将建成1Gw,市场规模300多亿元。另外,据申万宏源预计国家示范电站项目的最终名单将会在近期公布,随后就会全面动工。其中镜场投资占比约为45%。
在此背景下,以中海阳为首的拥有光热产业核心技术的企业被机构所看好。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李筱璇指出,中海阳目前兼顾光热产业核心设备供应商和综合服务商。其中,作为核心设备供应商,该公司已投资建设了亚洲唯一一条可生产槽式发电全型号系列产品的柔性自动化连线的生产线,并通过国内外多个权威部门的认证,产品性能、参数指标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槽式光热试验项目的主要镜场提供商。该公司已与多个单位签署了未来五年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太阳能光热电站以及综合利用。设备和系统建设的优势将有助于公司在光热示范电站建设中拔得头筹。同时,章颢缤也表示,中海阳在太阳能发电领域拥有达到国际标准的施工团队和管理,同时也居于全行业的领先地位。
另外,李筱璇认为,从2016年开始,中海阳将光伏光热双轨道发展,光伏电站从EPC提升到毛利率更高的BT与BTO模式。光热电站无论是核心设备还是系统集成都具备先发优势,随着2016年光热示范项目的正式动工,将带动中海阳光热板块的全面爆发。
除在光热产业表现活跃外,中海阳在主营的光伏产业也亮点颇多。在此次大会的光伏领袖对话中,中海阳副总裁胡磊就针对于目前在城市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难点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并得到与会业内人士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