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解析锂电池铝塑复合膜行业现状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unima薄膜新材网 发布时间:2016-05-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5月6日,道明光学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铝塑膜项目从二季度开始已经可以投入正常生产,该项目设计年产能1500万平方米,今年预计产能将试销售情况而定。

可见又一家上市企业即将分食这块锂电行业最后的蛋糕。

铝塑膜是目前锂电池材料领域技术难度较高的环节,基本依赖进口。

铝塑膜产品盈利能力极强(毛利率达60%至80%),远超过其他材料。

目前主流电动车日产Leaf、雪佛兰Volt、宝马等大量采用铝塑膜包装的软包电池路线,随着消费环境逐步成熟,电动汽车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期,电动车也将成为铝塑膜中长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国内铝塑膜市场基本由日韩公司所垄断,日本昭和、DNP两家合计占85%市场份额。机构预计,目前铝塑膜全球市场空间仅为数十亿元,随着下游需求放量,行业增速有望超过40%,潜在市场规模将达百亿级别。

从2013年起,国内企业便开始了铝塑复合膜的国产化之路。

| 紫江新材料

上海紫江新材料成立于1995年,是紫江集团旗下子公司。紫江新材料主要产品为铝塑复合膜、光伏膜。

紫江新材料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铝塑复合膜研究的企业。

早在2009年,紫江的下属子公司叫紫江彩印就公告,在锂电池、铝塑膜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且部分性能指标超过了进口产品水平。

在2015年1月再次公告称公司铝塑膜产品已处于小批量试生产阶段。目前已形成了覆盖消费电子、小动力领域和汽车动力领域的多款产品。

2015年,薄膜类产品实现销售3.65亿元。

| 佛塑科技

佛塑科技是国内塑料新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经营渗析材料、电工材料、光学材料和阻隔材料四大板块。

2016年4月,佛塑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铝塑膜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材料,主要应用于移动通讯、笔记本电脑等小型电器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以及普通锂离子电池软包装外壳封装材料等。

目前该产品处于中试和市场开拓阶段,暂未大规模量产。

佛塑科技拟向锂离子动力电池拓展业务,完善产业链,与公司现有的新材料主业形成协同效应,促进公司转型发展。

| 中金玛泰

江苏中金玛泰前身是连云港中金医药包装有限公司,始建于1987年,2004年与日本玛泰株式会社合资并更名,是国内最早开发、生产药用包装材料(铝塑膜)的企业。

中金玛泰开发生产的SP易撕膜、纸铝塑复合膜、复合成型材料、LP电池膜、PP/PP/PP三层共挤输液用膜等均为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锂电池用铝塑复合膜已在售多年。

| 万顺股份

汕头万顺股份主要从事纸包装材料、铝箔和功能性薄膜业务,是国内纸包装材料、铝箔和功能性薄膜行业的领先企业。

凭借其在铝箔行业的技术积累,开始从事电池箔、铝塑复合膜、超级电容池箔等产品的研发工作,目前铝塑复合膜仍处于研发过程中。

2015年铝箔类收入高达13.9亿元。

| 亚太科技

江苏亚太科技主营精密铝管、专用型材和高精度棒材等汽车铝挤压材及其他工业铝挤压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汽车铝挤压材特别是汽车热交换系统零部件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

铝塑复合膜项目仍处于研发状态。

| 新纶科技

2016年4月,新纶科技公告拟出资5.5亿元,收购T&T持有的锂电池铝塑膜软包产品相关资产。

株式会社T&T是从事制售各种锂离子电池外包装材料的日本知名企业。

新纶科技收购获得的日本三重工厂,现阶段铝塑膜软包产品的产能约200万平方米/月,未来公司将在中国常州市新建铝塑膜软包产品生产线,最终合并产能将达到600万平方米/月。

| 福斯特

杭州福斯特光伏是国内光伏膜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光伏封装材料EVA胶膜和背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目前在建项目有年产500万平方米铝塑复合膜项目。

| 天宇新材料

天宇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19亿元,采用中南大学陈立宝博士团队研发的锂电池包装用铝塑膜技术,主要致力于铝塑膜研发和生产,该项目于2014年9月开工,其他9条生产线正在紧张运作,预计2016年初达到10条线的生产规模。

全部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目前国内从事铝塑膜生产的企业,碰到的最大问题不是铝塑膜的品质问题,而是国产的铝塑膜要推向市场,必须要打开日本的垄断局面。

因为现在市场接受的是成熟产品,成熟的应用解决方案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要让国产的铝塑膜产品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替代,需要一定的时间。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