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汽车“身份证”乱象何时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16-05-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据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网站消息称,中消协发现,有的消费者购买汽车后拿到了车辆合格证竟然不能挂牌上路,原因是不法分子获 取汽车厂家的新车信息,用伪造的合格证为不明车辆抢先注册上牌。业内认为,这并不是车辆合格证存在的惟一乱象,已经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李鬼抢注李逵身份证

中消协的消息称,最近,有消费者向中消协反映,购买家用轿车后,带好相关材料到车管所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却被车管所人员告知,购买车辆的合格证已被 注册上过牌照,不能再次上牌。经调查,有不法分子盗用了汽车厂家的新车信息,用伪造的合格证为不明车辆抢先注册上牌,导致汽车厂家正常销售的汽车无法登记 上牌。

汽车合格证是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系机动车生产企业印制并随车配发的载明企业名称、企业标识及防伪信息的证明文件。它是生产企业进行产品生产一 致性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是消费者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投保、注销等手续时必须提交的法定证明文件之一;也是管理部门管理机动车的有效工具。总之,它是证 明一辆机动车存在的“户口”、“身份证”,没有这个“身份证”,一辆新车就成了黑车,无法上路。根据中消协掌握的情况,国内多个品牌均出现这种新车被假合 格证抢先注册的问题。

汽车合格证乱象丛生

然而,汽车合格证被抢注并非是车辆汽车合格证惟一乱象。

几年前,众义达商贸集团通过将大量的新车合格证抵押给银行,以获得快速扩张的资金,但2009年后,汽车生产行业利润率骤降,收紧了对销售商宽松的政策,导致销售商库存增加、资金紧张,销售商无法赎回抵押在银行的合格证,导致一些购买了新车的车主拿不到汽车合格证。

业内表示,将合格证进行抵押,是目前汽车销售企业普遍使用的一种融资模式——“车辆合格证质押贷款”。

据了解,该模式2000年前后由美国和欧洲传入中国。具体做法是,汽车制造企业、汽车销售企业与银行(通常为总行)签订三方协议,以厂家汽车合格证 做质押,由银行向经销商贷款,购买生产企业的新车。汽车制造商将汽车发往经销商的同时,将车辆合格证作为质押物交给了银行,以免经销商卖了车不还贷。

“汽车销售企业可以拿到汽车原价50%-100%的贷款额度。这对一些小型汽车销售企业非常重要。”一位4S店的老总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开设一家4S新店,前期在公关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就要2000万元。建成后,他们急需大量的资金去采购新车,合格证抵押就成了经销商的首选。”该老总表示。

最初的几年,汽车销售商收回成本快,银行也积极提供贷款,汽车销售企业通过合格证质押方式取得了飞速发展,摊子越来越大,并向多元化发展,纷纷进入 房地产、钢材等领域。但随着最近几年中国汽车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很多4S店多元化经营遇到困难,导致资金链断裂,4S店就很难有资金赎回合格证。

规范金融支持才是破题之道

汽车行业专家张志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当前的合格证质押问题,消费者一定要增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在签订购车合同付车款时一定要索要合格证。如果发生拿不到合格证的情况,就要积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给出的建议是,建立一个涉及汽车生产企业、保险企业、银行和4S店的保险机制,当出现类似消费者拿不到合格证的情况时,保险公司可以出面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汽车生产企业的金融公司就是为解决经销商资金难题的重要工具。国外汽车金融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销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并不仅只为消费者提供信贷支持。

据了解,今年初,北京现代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正式开通库存融资业务,一批北京现代经销商获得了北京现代金融的贷款额度。“汽车经销商需要的是长期稳定 而可靠的融资来源,但银行的放款额度和意愿存在不稳定性,一到经济形势不好可能就会减少资金供给。作为专属汽车金融公司,提供融资支持不仅是锦上添花,更 是雪中送炭。”北京现代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除了汽车金融公司应该发挥为经销商融资的功能外,贾新光还介绍称,国外的生产厂家一般会给销售企业留出两个月的还款期或者由生产厂家提供一定的信用额度,他指定的销售企业可以向银行贷款。经销商自身也可以成立联合的金融机构,为联合体内的企业提供运转资金,形成良性循环。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