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光伏产业弃光严重 “光伏+”破解消纳难题、提高系统收益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16-05-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我国去年光伏弃光达40亿度,占新增光伏装机的1/3。据预测,今年光伏限电形势可能更严峻。在今天举行的首届中国“光伏+”创新发展论坛上,参会嘉宾提出通过“光伏+”扩大电力消纳、提高发电效益,破解光伏产业发展瓶颈。

我国光伏产业弃光现象严重。国家能源局最近发布通知,要求各地承诺弃光率不超过5%。那么,应该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呢?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认为,“光伏+”是有效路径,这种形式拓展了光伏的发展空间:

梁志鹏:我觉得“光伏+”是为了开拓更多、更广泛的应用空间,是为了促进光伏降低成本、增加光伏应用的效益。“光伏+”给人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目前,光伏正向各行各业渗透,“光伏+农业”、“光伏+工业”等模式日渐成熟。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以工业为例,说明光伏与高能耗工厂对接,既能提高光伏发电利用率,又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石定寰:一个很重要的领域是和工业的结合,比如传统工业能不能更多地消纳新能源的电力。我们现在正在探索光伏跟钢铁工业、水泥工业、玻璃工业等高耗能产业如何对接。那么,怎么样在工业领域更多地消纳光伏发电呢?过去我们做过风电的研究,证明包括电解铝厂,它都可以用80%的风电,就可以保证电解铝厂的正常生产供应。

另外,国家发改委最近表示,我国将完善光伏发电补贴标准,建立补贴逐步下调机制。对此,有分析认为,如果光伏企业还是维持原来的建设和运营模式,投资收益就会下降。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资源及总图所所长马高祥认为,这个问题也可以用“光伏+”解决,比如通过技术手段把光伏电站与旅游景观融为一体,通过与旅游、水产养殖等产业联合,增加收入来源:

马高祥:之前我们植入了“光伏+艺术”的概念。它不是我们以往看到的那种光伏电站——规规整整、黑汪汪的一片,它里面结合了组件的现代趋势,包括我们有效控制它的系统效率。整体呈现出“近看是电站,远看是景观”,实现了电站和当地生态环境、旅游产业的高效融合。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