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降本增效 光伏产业才能加出无限可能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OFweek 太阳能光伏网 发布时间:2016-05-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改革开放30年来,整个新能源产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尤其光伏业到如今的样子,正在大踏步的迎接更美好的未来。从九十年代末期的萌芽,到新世纪以后的突飞猛进,再到国际“双反”时期的步履蹒跚,光伏产业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其它行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历经的坎坷历程。中国光伏产业不仅在制造能力,技术水平上提到了全球领先的地位,而且在全球规模,产业链完整性方面一样具备了非常强的优势,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梁志鹏副司长

这些年,中国光伏发电成本不断下降,技术不断创新,转换效率也有巨大的提升。“十三五期间,光伏转化效率仍将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即便提升1%、2%,对光伏产业都是巨大的推动。”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5月15日在京举行的由中国改革报《能源发展》周刊主办的“光伏+创新”论坛上指出,“效率提升带来了成本的下降,未来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应用问题的创新,如果把我们光伏应用到各个方面,如何让光伏更广泛的应用同时控制成本,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谈及光伏+,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光伏+是为了开拓更多更广泛应用的空间,包括跟农业的结合,跟林业结合,和学校、医院、交通等等,众多的结合是一个新的市场的开拓,一个新的市场空间。是为了促进光伏降低成本,增加光伏应用的效率。”

乐叶光伏总经理助理唐旭辉

“目前西北地区弃光限电问题越来越普遍,再加上电价下调的压力,终端需求向东部和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倾斜的趋势正在加速实现,因而各种光伏+应用形式出现。”乐叶光伏总经理助理唐旭辉也表示。然而,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从光伏建造本身来说可能会带来成本的增加,例如支架成本增加、运维成本上升等。“光伏+创新下,应进一步提升高效产品的利用,降低成本!”

因而除了应用场景创新,光伏产品本身也应不断革新。

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

“光伏+在应用端还有很多可能性,但是它根本的还是需要主线产品对性价比,包括度电成本的支持。”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光伏的共性问题,应该是优质建设资源的有限和电价补贴下调的压力,这双重的影响下还要把事情做好。光伏产业最终会实现平价上网,补贴下调是过程,最终结果是要去补贴化。应该从降本增效这两个层面提高它的经济性!”

降低成本是降低组件的生产成本、工程成本,这是降低光伏单位的造价。延长电站的寿命,再加上优化的系统设计,是提高单位装机的发电量,这两者的结合最后导致的就是整个降本增效两个方面,导致度电成本持续下降的方案。单晶材料完美结构从根本上保障光伏产品的经济性。全产业链实现技术突破,未来5年生产成本降低25%,系统成本至少降低13%。

效率方面,量产主流组件功率将提升18%。这样下来,未来每瓦组件价格将降低16%(未考虑材料成本下降趋势),面积相关BOS成本降低16%(含基础、支架、安装工程、直流线缆),高功率组件占地面积更少,土地租金、清洗、维护等运维成本相应降低 ,若考虑材料技术进步,未来5年组件价格和系统投资成本下降幅度将超出预期。另外,创新制造工艺与政策驱动结合,将电站生命周期从25年延长到35年,经济性能提升30%以上。

另外,通过现有研究表明,单晶组件LID缺陷即将成为历史,单晶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2014年之前在中国单晶只有5%左右的份额,但是2015年市场份额大幅度提升,达到了15%,我们相信2016年一定会超过25%。” 李振国表示。单晶份额的提升不仅仅靠一家两家,目前单晶技术趋势已被主流认同,特别是去年以来,国内主流组件厂也纷纷开始向单晶上转移。单晶投标企业超过十家,单晶趋势已经形成!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