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改革创新推动光伏行业发展 降本增效问题丞待解决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6-05-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十三五”期间,光伏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我国光伏发电每年将新增15GW到20GW,继续保持全球最强劲的增长。5月15日,首届中国“光伏+”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召开,现场汇集了包括政府官员、行业专家、企业领袖等约三百位参会嘉宾,共探能源绿色发展之路。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会上表示,光伏创新核心内容是光伏产品的创新,没有好的产品,没有高效的低成本,更方便使用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此外,石定寰阐述了自己对“光伏+”的理解,“光伏加出无限可能”的前提要通过创新,没有政策、体制、机制和技术、应用、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没有光伏未来的发展。

石定寰认为,能源革命就是要革传统化石能源的命,尽管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却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新生事物与传统力量的博弈过程就是新技术新应用不断突破的进程,中国从光伏制造大国到光伏装机世界第一;从单纯的设备降本增效到整个系统方案的优化以及智能化的提升;从单一新能源发电到与渔业、农业等跨界应用以及治沙、种草、养殖、扶贫等复合新模式的创新,光伏产业一直在打破行业的壁垒,展示无限可能。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认为,光伏可以和很多的领域结合,结合起来又有更多的应用方式,“光伏+”后面加一个N,便有N个方式。他说:“实践证明,光伏可以无处不在的,也是可以广泛应用的。把光伏和互联网、金融等产业加起来,这就如虎添翼。”

梁志鹏指出,光伏+势必是各种技术的融合,光伏只有和其它技术、产业相结合,才能提供更多的市场价值,比如说和微电网结合,单靠一个光伏电站有时发电量有限且不稳定,如果能和其他天然气、风电、小水电、沼气发电结合起来,更能体现能源服务的效果。

在梁志鹏看来,来自市场方面的创新非常重要,虽然常说科技是第一推动力,“但有了市场,科技才有用武之地。”梁志鹏说,光伏+正是市场引导发展的模式,各种创新的发展都是在拓展市场空间,无论是跟农业、林业抑或学校、医院、交通等众多的结合,都是找到了一个新领域,开发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

会上,企业代表也就“光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企业规划。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简称“晶澳”)副总裁曹博在会上介绍了晶澳除组件以外,在光伏领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光伏+”。并称,这是晶澳未来努力的方向。

晶澳在2016年正式进入电站领域,曹博认为这个行为便是“光伏+制造业”。他表示,晶澳的目标是三到五年之内,光伏发电成本要追上风电,进一步跟火电在发电上达到平衡。对此他信心满满,他说:“五年前我们在组件是12、13元一瓦。格尔木那个电站中标9.18元,现在这个组件价格4块钱不到,如果我们成本再降10%,可能明年年初的平均价格,会再跌10%,这方面来说,五年时间光伏的制造业做了很多努力。”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