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遍地开花 大有跑马圈地之势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6-05-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新能源汽车项目近期集中上马,大有跑马圈地之势。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还未结束的5月,各地新建、扩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消息就有近十条。加上此前已经陆续释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开建信息,2015年至今,全国各地有意建设或在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计算多达30个,投资总额已超过1000亿元。这些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大多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形式存在,并且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广东省电动车商会与顺德、英德两地达成合作共识,并签署了《共建广东首个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框架合作协议》。在5月21日召开的广东省电动车商会年会暨新能源产业交流会上,有18家电动车企业现场签署了入园投资意向书。在此之前的5月17日,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江西省工信委授予“江西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基地”称号。5月8日,贵州贵安与五龙集团牵手,并举行了新能源汽车生态产业园签约仪式……相关案例不胜枚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4月,新能源汽车生产4.7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35%。1-4月汽车投资2979亿元,增幅为17%,其中民营汽车投资2334亿元,增幅为23%,占汽车投资的78%。

相关人士表示,这些新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或为地方政府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热潮,拉动当地经济的重点投资项目;或为部分进入工信部“黄牌”警示名单的企业进行自救的行为。与之相配套的动力电池项目也开始纷纷投资新建项目,竞争格局愈发激烈。相关人士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当产业快速发展的时候,企业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产能扩张上,反而会忽略了基础技术的积累和突破,并不是一件好事。

2015年至今,全国各地有意建设或在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计算多达30个,投资总额已超过1000亿元。这些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大多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形式存在,并且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直言,“即便我们在市场规模上超过了国外,但在技术层面却并没有发力。”陈清泰将其形容为“萝卜快了不洗泥”。由于新能源产业过热,在原有的相关企业快速扩张甚至打通上下游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新进入这一产业领域的企业。鱼龙混杂、技术基础薄弱、人才团队匮乏、行业经验不足、产业链整合能力差等问题不可避免。

以动力电池产业为例,尽管产业的迅速扩张让相关企业实现了快速成长并盈利,但由于技术实力薄弱,赶进度占市场拿补贴的投机行为客观上加剧了安全事故的爆发。

在新能源汽车投资热潮的背后,可能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有业内人士分析,2016年成规模的动力电池企业总产能合计约为61GWh,考虑到产能释放过程,若以产能释放因子0.6计算,2016年动力电池市场的有效产能可达37GWh,按照预测市场需求30GWh计算,则有7GWh的过剩。而这种算法还未考虑大量中小规模的锂电池企业以及从其他行业进入的企业所投资和增加的产能,动力电池市场局部过剩的隐患已经存在。

有统计显示:各地正在建设的30多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其产能加起来已经高达300万辆,远远超过国家规划的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的要求。若算上早几年已经上马的项目及正在酝酿中的项目,未来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情况在所难免。

渭南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规划占地4000亩,集关键技术研发、核心部件生产及整车制造、展示体验、物流仓储商业配套等功能为一体。主要包括制造区、研发区、仓储物流和商业生活区四大功能区。其中制造区占地2000亩,主要建设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及整车制造区。

投资汹涌的同时,新能源汽车消费也日渐活跃。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一方面对新能源汽车购买给予高额补贴,为其上牌、上路开“绿灯”,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充电设施,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快速攀升。截至去年底,北京市推广纯电动汽车3.58万辆,2016年示范应用新能源指标6万个,首期个人新能源汽车指标申请就接近1.4万个。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