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PPP模式回报机制亟待完善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6-06-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为促进民间投资,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国家发改委于5月15日再度以电视电话会的形式,就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进行部署。这次会议对进一步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做了专门阐述,目的是继续大力推进PPP模式。

推进环境保护PPP既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形势所迫。

在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大背景下,大力引进民间资本进入环保领域,优势自不待言。

在环保领域推进PPP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开放市场,引入技术更全面、竞争更激烈的民间资本,与此同时也能在政府层面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引入PPP模式,使环境保护不再是单纯的“政府工程”,它能动员全社会、激励更多企业投身国家的环保事业。

当然,在环保领域实施PPP模式也有难处。

众所周知环保产业相比其他产业,具有公益性、复杂性、技术性的特点。因此无论是在投资回报,还是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比如,在饮用水源地保护方面,更多的还是靠政府补贴,没有很好的引入民间资本,使得项目难以维持。而且水环保项目又很复杂,无论是保护、治理,每一类的差异性很大。同样是污水处理,其中有不同的技术路线、处理工艺,其对应的是不同的投资成本、技术效果及项目回报。

实际上PPP是手段,核心是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保障供给、改善环境质量。作为运营主体,首先应该着力建立完善的金融机制,不应只着眼于PPP项目推进本身。

环保项目既然具有公益性,就需要共同推进,形成合力。

随着环保概念的走热,近年来,包括五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都在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节能环保的信贷支持力度。

金融机构在环保PPP项目中之所以能够帮助环保企业项目落地,最重要的是它的身份。银行是政府和企业的“媒人”,当大家需要资金时,银行方面会评估项目执行者能否很好地走下去。因此,作为银行,需要一个准确的判断。

其实,政府在环保PPP项目上的认识还不够,有时会把PPP看成一种融资手段,如果政府只争取外在支持,不去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推进,无疑会增大PPP项目落地的难度。

地方政府如果有信心推进环保PPP项目落地,就要动员政府各部门共同实施。涉及资源组合开发,涉及与有收益项目的捆绑实施,涉及公益性环保而没有稳定投资回报机制的问题,都需要政府职能机构出面协调解决。

在推进PPP项目时,无论是政府付费还是使用者付费,目前都还存在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仅靠任何一方都是不可取的。

对此,环保部规划院PPP中心主任逯元堂在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使用者苦于没有标准,而政府财政又不能持续付费推进PPP,那么就需要创新。一方面是项目打捆实施,这包括了上下游、厂网一体、供排水一体等组合。在城市开发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区域项目打包集中整治,通过规模化来降低环保企业、市场主体的施工成本。另外,还可以尝试资源组合开发模式,例如河道治理,可以和旅游资源项目结合起来,通过有收益的项目,弥补公益性质的环保项目。这些探索性做法,都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环保PPP项目的落地,解决项目缺乏稳定投资回报的机制性问题。

环保PPP任重而道远,但是要想推进项目尽快落地,需要环保企业、银行、政府通力合作,推出可行性机制,完善各项政策,这些已成共识。

分享到:

关键字:PPP模式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