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开启公募债券违约先河的保定天威集团,近日宣布招募破产重整方。作为光伏新能源领域的“国家队”成员,保定天威在持续的行业寒冬中业已无力生存,资产负债率高达943%,今年1月8日被保定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
保定天威日前公告称,欢迎有实力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单位参与重整投资。意向重整方须向管理人提交自身的基本情况资料、近三年的盈利情况、相应的资信证明以及参与天威集团重整的投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重组意向、经营方案、重整估值、偿债方案和履约形式等),时间截至2016年6月10日。
公告显示,天威集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股东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持有100%股权,营业范围主要包括输配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及相关设备的技术开发、制造、销售、维护、工程建设等。天威集团拥有16家子公司,包括9家全资子公司、3家控股子公司和4家参股子公司,分布于北京、河北、吉林、四川、江苏、河南等国内省市及境外的德国,业务涉及光伏、风电和输变电等多个领域。此外天威集团持有沪市上市公司保变电气3.52亿股股权,为保变电气第二大股东。
2011年以来,在新能源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保定天威集团及其下属公司资金枯竭,债务雪球越滚越大,2015年年报显示,2015年期末天威集团未偿付的负债余额144.82亿元,总资产仅为36.68亿元,较2014年末的129亿元大幅减少,其主要原因或为不再合并旗下上市公司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到了2016年1月8日,天威集团资产总额继续减少至11.05亿元,负债总额为104.22亿元,净资产-93.1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43%。
公开信息显示,天威集团发行的四期债券共计45亿元已经全部违约。去年4月21日,天威集团宣布无法偿付“11天威MTN2”8550万元的利息,拉开国企债券违约的序幕。当期债券为保定天威2011年2月23日发行的中期票据,发行额10亿元,期限5年。今年的4月21日,保定天威宣布“11天威MTN2”债券共计15.855亿元本息全部违约,这已经是一年来保定天威宣布的第四起债券违约事件,次日,联合资信宣布维持保定天威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在C级,为信用等级最低档,代表不能偿还债务。另有统计显示,除了债台高筑,天威集团同时官司缠身,已知涉诉案件数量合计44起,涉诉标的金额约为68.2亿元,其中进入强制执行阶段的案件5起,涉诉标的金额约为12亿元。
在首次公募债违约后的5个月,保定天威于2015年的9月向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申请,集团及旗下三家子公司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拟破产重整,申请最终于今年1月8日被裁定受理。保定天威申请重整的举动,被业内人士理解为公司的缓兵之计,原因是此前保定天威存放在一家持有债权的银行账户中的部分款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该行直接抵扣债务。有债券分析师称,企业处于破产重整阶段时,债权人是不能讨债的,因此破产重整也成了保定天威短暂的“避风港”。根据法律经验,破产重整周期一般为6个月。按照1月法院受理时间起算,预计今年7月将有结果。在经营业绩下滑、基本面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保定天威能否依靠破产重整恢复生机仍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