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新能源示范百城千区建设不是一场“秀”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赛迪网 发布时间:2013-04-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3年2月27日,国家电网在“分布式电源并网新闻发布会”上向社会正式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这是2012年10月国家电网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意见实施以来促进新能源应用又一重大政策利好信息,也是国家能源局提出的新能源示范“百城千区”建设落地实施的关键政策。《意见》提出积极支持分布式电源加快发展,制定了优化并网流程、简化并网手续、提高服务效率原则。 
 
    图1分布式电源并网流程图 
    新能源示范“百城千区”相关政策回顾 
 
    2005年2月《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多部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应用的法律法规;2006年1月《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发布,规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行政管理体制、项目管理和发电上网等。2006年11月《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布,提出风力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电价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按照招标形成的价格确定;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实行政府定价的,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分地区制定标杆电价,电价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补贴电价组成。 
 
    2009年7月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示范项目)的通知,全国范围内鼓励、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发展,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申请条件与申请程序,确定了中央财政支持示范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方式与要求。几年间,相继批复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示范县、集中连片推广示范区(镇)等多批。 
 
    2009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荐绿色能源县的通知》,提出自2010年起全国范围内组织推荐绿色能源县,“十二五”期间全国建设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并于2010年10月由财政部、能源局、农业部三部委联合授予北京市延庆县、江苏省如东县等108个县(市)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2011年4月,三部委联合又制定了《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绿色能源示范县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申请条件、支持的范围与用途,明确了补助方式与标准,资金下达与管理的程序,监督与考核的方式,完善了绿色能源示范县政策。 
 
    2012年5月,国家能源局面向全国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支持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城市中的应用,促进智能电网、新型储能、新能源交通等技术在城市的利用。 
 
    2012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重点研究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形成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的新机制。2013年1月,在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更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建设100个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为主的新能源示范城市和1000个新能源示范园区,光伏装机容量更是从21GW提高至35GW。 
 
    2013年2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示范城市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示范城市建设实行分级管理制度,省能源主管部门负责申报城市的初审、择优上报与发展规划,国家能源局负责规划指导、验收、相关评价指标制定以及名额分配;再次重申示范城市建设“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原则;并根据新能源基础条件与应用潜力将100座新能源示范城市指标分配全国32个省市。 
 
    新能源示范“百城千区”建设建议 
 
    1、加强认识,地方政府不可缺位 
 
    目前,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遭遇欧美“双反”带来的外销严重受阻,产能难以消化。回顾“百城千区”建设政策出台历程,可以看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建设既是国家能源局推动分布式能源应用的方式,是地方城市(园区)能源、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国内能源装备制造业困境的重要手段。对此,地方政府应加强认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与新能源基础条件、应用潜力,积极参与“百城千区”新能源示范建设,从新能源应用规划、招商引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2、注重实施,专业规划不可或缺 
 
   “百城千区”新能源示范要求以优化能源结构、建立现代能源利用体系为目标,按照“清洁高效、多能互补、分布利用、综合协调”的原则,积极探索各类新能源技术在城市供电、供热、供暖和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新能源应用规模与应用比例指标,要求比较高。因此,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可落地性的专业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不可或缺,需要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因地制宜提出新能源应用阶段性工作内容,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审慎论证发展目标的可达性。 
 
    3、定位清晰,重应用轻装备制造 
 
    前几年,国内新能源行业投资过热的效果逐渐显现,光伏组件、风电装备产能过剩,产品积压严重。新能源示范建设则要求合理选择具有优势的新能源资源,以适宜规模化应用、技术成熟和经济合理为原则,统筹利用各类新能源,形成较大规模利用和整体配套的产业体系。与新能源装备制造发达城市(园区)相比,建设要求在讲求整体配套的同时,更强调规模化应用新能源。 
 
    4、统筹兼顾,经济社会效益并重 
 
    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园区)应协调各方效益,既要看到节煤、节电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要看到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新的城市名片等方面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环保、发改、规划建设等诸多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才能建设真正的新能源示范城市。 
 
    国网新政对“百城千区”建设影响 
 
    国内新能源制造产业发达而应用规模不大,这并不是因为国内新能源应用基础不好、资源禀赋差,相反国内风能、太阳能、地热能资源充足。 
 
    国内新能源应用有三座大山:一是并网难,新能源应用无非两种目的:自用和出售,新能源项目投资收益主要通过节能、节电与售电体现,而售电作为新能源项目获取收益的主要方式的前提是并网。不能并网,则不能保障投资新能源项目的收益,投资积极性大大下降。二是补助难,新能源比起传统制造业还属于年轻行业,需要一定的扶持才能迅速发展;德国、日本新能源应用比较普遍,原因何在?有具体可行的补助政策。三是审批难,新能源项目审批流程繁复,特别是光伏电站、风电场的审批周期长,要求高。 
 
    国网新政细化了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原则与服务程序,提出国家电网公司积极为分布式电源项目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为接入系统工程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包括为分布式电源项目业主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定和咨询服务,受理并网验收及并网调试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服务等。新政对分布式电源并网项目的投资也做了细化,对接入公共电网的分布式电源项目,其接入系统工程(含通讯专网)以及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由公司投资建设;接入用户侧的分布式电源项目,其接入系统工程由项目业主投资建设,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建设。 
 
    新能源示范城市(园区)建设意在鼓励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国网此时推出的新政解决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为新能源示范城市(园区)建设“接了地气”。随着分布式新能源广泛应用障碍逐步解决,新能源示范百城千区建设不是一场“秀”,而是一场能源“革命”的开始。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示范 建设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