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上周的CIBF2016深圳电池展上,大多数动力电池企业都对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持观望看法,普遍观点是:国家政策变动太快,令人措手不及,且目前没有政策出台的明确时间表,扰乱了企业的生产计划。在政策未明朗的情况下,下游需求也出现分化,主流乘用车和客车厂订单稳定,但一些小的整车厂减少了订单。大多数电池企业亦减少电池包生产步伐。
2016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政策思路是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准入门槛,包括电池、电子元器件、整车产品与企业。其中,投资者最关注的是电池白名单。第四批白名单的申报材料提交于5月底截止,结果揭晓的时间预期在6月中旬以后。列入白名单的动力电池企业有益于市场推广,大的电池厂列入白名单的可能性高于小的电池厂。
锂电池之后,已经有厂商开始布局燃料电池市场。燃料电池被认为是锂电池之后的下一代清洁能源,国外厂商如普拉格、巴拉德等技术已接近成熟,目前已经在做一些细分市场的推广,如燃料电池叉车、储能项目。中国本土技术落后,但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关键技术或人才,实现追赶,2017年有望看到燃料电池产品的小批量销售。据了解,富瑞特装(300228)、雄韬股份(002733)已经明确在做业务布局。
从方向上来说,新能源乘用车的投资确定性高于客车和专用车,大的电池厂的景气度高于小的电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