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新能源产业新年开门红?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13-01-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开门红,大风光。新年伊始,新能源产业迎来重大政策利好。
开门红,大风光。新年伊始,新能源产业迎来重大政策利好。
  1月7日~8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开发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水电,协调发展风电,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全年新增水电装机2100万千瓦、风电装机18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000万千瓦。
 
  媒体人最关注的当推俨然成为中国能源“救星”的页岩气和2012年遭到致命打击的光伏产业。在开门红的盛景过后,以页岩气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能否笑傲市场呢?
 
  俗话说,“谁能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但是,“环保问题”和“技术问题”成了页岩气产业发展路上的“两只拦路虎”。光伏企业面前则横着产能过剩、过度依赖欧美市场、核心技术缺失、产业面临空心化这“四座大山”。
 
  “技术问题”是页岩气发展的第一道坎儿。虽然我国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成本和开发难度都很高。目前,我国只是初步掌握了水平井钻井、分段压裂等技术,尚未形成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体系,离规模化开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另外,“环保问题”不容忽视。目前,页岩气开采技术必须使用大量的水资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如何平衡页岩气开发和有限的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是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需要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如果说页岩气的发展面临“两只拦路虎”的话,光伏企业要想困局求解,就得翻越“四座大山”。首先,光伏产业产能扩张过快,供需失衡的问题仍然突出;其次,光伏产业对外依存度过高,近80%的光伏产品依赖国际市场;再次,国内光伏产业核心工艺研发滞后,后续发展不容乐观;最后,我国光伏产业还面临着被“空心化”的危险。2012年,美国和欧盟先后发起针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涉及我国近80%的太阳能电池产品。贸易形势恶化迫使我国光伏产业加速转移,以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并更好地靠近终端市场,但这将最终导致国内光伏产业“空心化”。
 
  虽然政策利好新能源产业,但是从全球市场来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关系也逐渐形成。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正好与我国产业和贸易结构升级交织在一起:一方面,我国产业和贸易结构将向目前发达国家具有优势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是我国和发达国家都竞相发展的重点产业,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新兴行业多有重叠,成为竞争的焦点。可以预见,2013年全球新能源产业还将再起波澜。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页岩气的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实行“两手抓”的政策,一手抓技术,一手抓环保。一方面,突破钻井技术、发展分段压裂技术;另一方面,下大功夫研发符合环保要求的压裂液。页岩气的开发离不开压裂液,但不能因片面追求压裂、采气效率而忽视环保,为短期的商业利益而牺牲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
 
  对于光伏产业而言,利好政策标志着国家对行业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在光伏发电装机1000万千瓦的大目标下,相关部门应该加快规范产业准入门槛、正确引导产业转移、提高核心竞争力。多管齐下方能助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产业 新年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