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IEEE标准协会策略项目经理William Ash
中国储能网讯:IEEE标准协会隶属于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是全球知名的标准制定机构。IEEE标准协会通过开放式的流程,广泛地调动行业团体组织参与标准制定活动并达成共识。IEEE标准以现有科技成果为基础来制定技术规范和最佳实践。IEEE标准协会已制定了900多项现行标准,另有500多项标准正在制定中。
近日,中国储能网记者在北京,对正在参加会议的IEEE标准协会策略项目经理William Ash进行了独家专访。请他阐述了IEEE标准对于全球产业的影响以及未来储能领域的发展等问题。
IEEE标准如何影响全球
中国储能网:您能否介绍一下全球微电网和储能技术的标准化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William Ash:IEEE P2030.2和IEEE P2030.3正在全球范围内制定,另外一部获得应用和实施的微电网标准是IEEE 1547.4™《带电力系统的分布式能源岛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整合指南》。该指南为分布式能源岛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整合提供了另一种方式,并可实现与电网分离和重新连接。关于微电网、能源存储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标准制定工作将不断深化,因为我们持续看到人们需求这些技术,帮助电力公司达到峰值供电量,更稳定地供电并减少电网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储能网:全球重大的能源存储和微电网项目是否都应用了IEEE标准?这些标准是如何实施的?在这个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困难或挑战?
William Ash:据我了解,全球的微电网项目都执行了IEEE 1547系列标准。自IEEE 1547发布以来,受益于其提出的互连和测试通用要求,现代化互连系统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已获得了快速增长。如今,IEEE 1547标准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系统互连标准化的关键基石。与此同时,我们不断地从各国在标准应用过程里遇到的挑战和难题中提炼知识,并将其运用到IEEE 1547标准的持续完善和扩展中。标准是不断改进的。如今,IEEE P1547.8™《为IEEE 1547的拓展使用策略提供协助而设立方式和流程的实践建议》正在制定过程中,目的是进一步扩大IEEE 1547这一基准标准的有效性和利用率,并实现在电网中实施和使用新技术。另外,我们已经开始制定一部修订标准IEEEP1547a™,主要研究电压调节和应对非正常电压和频率情况这两个特殊领域。这个项目应发挥IEEE标准的新一代功能,被确立为最佳实践并获得全球智能电网领域的认可。这是另一个说明在全球的微电网、储能及其他项目中应用IEEE标准的例子,它能为标准制定注入新的创新力,并催生出新标准。
国际标准也不能搞“一刀切”
中国储能网: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制定并实施国际统一标准?目前存在许多可用的储能方法,包括化学储能、物理储能等。那么您对储能技术的标准化有什么看法?
William Ash:我们的观点是,不论是机械储能方法还是化学储能方法,抑或是燃料电池、蓄电池等,IEEE标准协会不会将重点放在预测哪种技术会成为全球市场的主流技术,而是关注其与更大规模电网之间的互连,以及对各种储能技术的系统要求,目的是为电网提供庞大的可用潜在资源。
全球统一标准的确帮助实现了市场的全球化增长,其价值和必要性在当前的全球化格局下显得尤为突出。但在不同地区实施标准时,也通常要进行特殊调整。因此当要推行一项适用于某技术领域的全球标准时,对于不同区域应有不同的特殊规定。
中国储能网:目前,整合能源存储、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的方法有哪些?会遇到哪些挑战?在不同国家实施是否会有区别?
William Ash:IEEE 1547标准、IEEE P2030.2™和IEEE P2030.3可帮助整合和利用这些技术。当然,在各种实施情况下一定会出现各种挑战,而且有时在不同的国家实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例如,各地区不同的电压范围就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另外,各国间希望通过实施技术来解决的问题,也有所区别。比如,有些国家发展微电网是为了将电力首次输送到某些地区;而有些国家对微电网的主要用途是在电力中断时,可提供后备电力来源。在分布式发电技术运用方面也是如此。中国在某些情况下利用分布式发电,是为距离城市非常远的地方提供电力;而其他国家利用分布式发电,是为电力用户可将电力反输入电网,从而抵消部分电力开支。因此,当我们致力于推进全球标准发展时,应将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有区别地纳入考虑范围,从而制定出适用于全球不同地区的有益标准。
中国储能网:有关能源存储、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IEEE会推荐哪些技术标准?
William Ash:在100多部现行的或正在制定的IEEE智能电网标准中,IEEE 1547™系列互连标准与这些技术领域密切相关,其主要内容是储能和分布式发电资源的网间互连以及微电网。另外,IEEE P2030.2™和IEEE P2030.3™是两个涉及储能系统的标准制定项目。
IEEE 1547《分布式资源与电力系统互连用标准》于2003年首次发布,并在2008年延续了有效期。该标准在全球的实际使用和执行过程已衍生出9项标准、补充标准和标准制定项目,用以解决新增的市场需求。
IEEE P2030.2™《与电力基础设施整合的储能系统互操作性指南》旨在帮助人们理解储能系统,为系统技术特点的界定提供指导性意见,以及指导实施如何将离散系统或混合系统与电力基础设施进行整合,实现兼容使用。
另外,正在制定的IEEE P2030.3™《电力系统应用的电力储备设备和系统的测试流程标准》旨在设立标准化测试流程,用于确保所有储能技术和应用都符合互连要求。
中国储能网:在制定关于能源储备方法或技术的标准时,应考虑或基于哪些因素?在利用能源储备、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时,哪些地方最重要?
William Ash:就拿IEEE P2030.2™举例来说。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工作小组将所有类型的储能方法都纳入了考量范围,但将重点放在如何确保各类技术在系统层面都能拥有良好表现。对可再生能源领域,能源储备尤为重要,因为储能可增进系统层级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利用间歇性能源,并由此利用基于分布式发电或微电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实现峰值需求量和(或)应对负荷响应,稳定和可靠的电网是必须具备的条件。
中国正在推动储能技术全球化
中国储能网:目前,IEEE与中国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您认为中国在微电网、分布式发电和能源储备技术的标准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William Ash:我们与中国在行业标准开发方面存在重要的伙伴关系。比如中国国家电网公司(SGCC)就参与了多项IEEE目前的标准开发工作。公司所属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侯义明教授是IEEE P2030.3™工作组主席。
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IEEE达成全球共识的标准制定流程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并加速了技术创新的国际化发展。在IEEE P2030.3™工作组,其他国家的智能电网行业能借鉴中国的先进知识,就如同中国专家能向其他国家智能电网创新领域的同业人员学习经验总结和最佳实践一样。
中国在智能电网领域面临的特殊挑战和机遇在于大规模地开发可再生能源。中国的智能电网从业人员在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宝贵的专业知识,而其他国家在形成共识的标准制定中和构建全球性平台的过程中,也将受益于此。
中国储能网:根据IEEE对微电网、能源存储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标准化时间表,未来五年IEEE将怎样为中国的标准发展提供助力?
William Ash:我们正在制定标准,包括IEEE 1547系列标准、IEEE P2030.2™和IEEE P2030.3™,都是以造福人类为宗旨,将微电网、能源存储和分布式发电技术推向市场。但IEEE标准协会的作用和策略始终是提供一个平台,专家们可以汇集在此,相互合作,研究制定他们认为对世界有重要意义的标准。
中国储能网:您觉得未来中国能源存储市场的需求和供应会如何发展?相关行业、企业或研究机构应如何促进能源储备标准的建设?
William Ash:能源储备市场正设法随着全球非集中式发电的大规模发展而持续增长。我预计很有可能,随着智能电网越来越多地采用不同的能源来源,人们就更要求储能系统来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基于这些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中国加入IEEE等标准制定机构,促进储能领域的全球标准发展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政府能提供的支持也就是协助本国市场、区域市场和行业加入IEEE等标准制定机构,有力推动储能技术和标准的全球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