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天齐锂业:碳酸锂销价平稳 选择扩产氢氧化锂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池网 发布时间:2016-06-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6月27日,天齐锂业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天齐锂业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李波介绍公司基本情况时表示,天齐锂业的主营业务包括锂精矿的开采、加工、销售及锂化工产品的加工、销售。

(1)2016年泰利森锂精矿产销量预计与2015年相比有一定增长,产品价格保持稳定,其中化工级主要销售给两个股东使用,天齐负责在大中华地区销售的技术级锂精矿给公司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形势良好,目前泰利森管理层正在谋求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有限的投入适度提高泰利森的产能利用率。

(2)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同比大幅度提升,需求增长刺激国内锂化工产品2016年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工业级碳酸锂产品价格也随着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而呈现上升趋势;公司产量也较2015年大幅增长,尤其是张家港基地,通过5月份停产检修后产能得以提升;产量增加及产品质量的提升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预计在2016年第三季度逐步显现。

(3)射洪基地和张家港基地是由公司总部统一管控下的碳酸锂及其他锂化工产品柔性生产平台。随着公司两个基地锂化工品产量因市场需求而逐步提高,预计今后对锂精矿的需求也逐步增大,客观上要求泰利森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率。通过本轮技改,张家港基地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以满足公司优质、高端、核心客户的需求。受张家港基地高效自动化生产线产生的正面影响,射洪基地也在积极主动进行自动化改造,以期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工作环境、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4)目前公司碳酸锂销量和价格维持稳定,库存在安全合理范围内,原因在于:

a.公司之前与优质核心客户签署的订单,形成了良好的互信互利共赢关系,双方采用锁量不锁价的方式合作。

b.公司锂精矿资源的稀缺性和优良品质确保了公司产品供应稳定可靠,加之锂化工产品品质高端,完全能够满足下游正极材料厂商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客户粘性强。

(5)按照目前的产销情况,公司预计可以实现2016年4月23日披露的上半年业绩预计数据。

投资者提问环节详细记录如下:

1、公司目前碳酸锂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如何?请问公司如何看未来碳酸锂价格走势?

答: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碳酸锂产品销售价格平稳。

整体来看,公司长期看好未来锂电行业的发展,公司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行业长景气周期的初期阶段,将对未来锂电池及其核心原材料锂化合物的需求带来可持续的积极推动。2016年下半年,市场需求仍将保持旺盛格局,供应依然偏紧。

2、经过技改后,张家港基地2016年的产量能达到多少?

答:经过本轮停产技改,张家港产量可以达到1200吨/月,按照这个水平,全年预计可以实现超过1万吨的产量。

3、公司为什么选择扩产氢氧化锂,而不是碳酸锂?项目选址在哪里,预计何时建成?

答:之所以选择氢氧化锂,是因为从公司目前的产能情况来看,以碳酸锂产品居多;行业分析报告及市场反馈显示,近年来氢氧化锂作为锂电池基础原料的市场份额有较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使用氢氧化锂制备三元材料,且未来仍将呈现上升的趋势,而目前能生产电池级氢氧化锂的企业并不多,我公司目前的氢氧化锂产能也不高。

从锂精矿单耗而言,制备氢氧化锂所需的锂精矿数量低于碳酸锂,所以生产氢氧化锂相较碳酸锂也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该项目选址目前尚未确定,项目可行性研究预计完成时间力争在2016年年底前,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2-4年。

公司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国际主流电池材料供应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4、公司的发展战略有何变化?

答:截止目前,公司“夯实上游、做强中游、渗透下游”的发展战略并没有变化;天齐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聚焦上游资源及加工,公司也在全球范围内审慎寻求合适的优质标的,但截止目前没有这方面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关于下游企业,公司并不是说完全不考虑,只是目前没有找到合适的标的。

5、盐湖提锂产品能够达到矿石提锂产品的水平吗?

答:随着新资本和新技术的投入,期待盐湖提锂技术得到质的飞越;这也是公司参股日喀则扎布耶的目的所在。

6、公司产品出口情况如何?

答:公司产品大多数是内销,主要原因是经过多年的连续使用,公司与国内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下游客户对公司产品性能、质量很信任,公司以满足国内客户需求为主。此外,国内产品价格高于出口,公司以内销为主也符合公司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7、请问公司对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之争有何看法?

答:公司选择扩产氢氧化锂,就是因为公司看好三元材料未来的应用和发展。当然,不排除未来磷酸铁锂可能会在新能源汽车不同的细分领域有其较好的应用。

分享到:

关键字:天齐锂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