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推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 可从商用车切入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人民网-汽车频道 发布时间:2016-07-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针对燃料电池汽车在我国发展受制的现状,有专家提出建议:推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要以“低成本、高可靠性、长寿命”为电池的核心技术目标;车型开发上需从商用车切入,乘用车跟进。

近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章桐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燃料电池汽车一直是新能源汽车业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燃料电池发展的重点是纯电动汽车电池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两部分。国内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焦点问题是技术不精、成本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另外,各地对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导向严重,地方保护主义非常明显。

与国外产品相比,目前国内燃料电池技术方面仍存在差距。目前国内电池产品的最低工作温度是零下20度,而丰田产品的工作温度已经达到零下35度,甚至零下40度的时候还可以正常工作。

成本方面,目前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整体成本过高。

基础建设方面,目前国内只有两、三座加氢站,而欧盟、日本加氢站的数目已经达到几十座。

《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目标,即到2020年要生产1000辆左右的燃料电池汽车,并进行示范运行;到2025年,制氢、加氢等配套要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可实现区域的小规模运行。

为推进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解决上述问题,章桐给出了五点措施:

第一,立足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共性,打造零部件产业链,第二,聚焦燃料电池核心技术,以“低成本、高可靠性、长寿命”为技术目标。第三,车型开发上,从商用车切入,继而乘用车跟进。商用车门槛比较低,容易扩大市场,实现产业化,反过来推进乘用车的发展。第四,示范和小规模产业化并举。第五,氢能产业必须跟上。

分享到:

关键字:燃料电池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