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发展分析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0-11-10 浏览:

    近年来,油价逐步攀升和城市大气污染日益加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传统的燃油汽车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发展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性低以及环境友好的新型交通工具,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各种新型交通工具中,以新能源动力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备受瞩目。在各种新能源动力形式中,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新能源动力形式之一。

    生产体系初具规模

    ·国内从业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较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较国外同类企业低,体现了较强的竞争力。

    ·随着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包括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在逐年攀升,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受到了业内的广泛重视。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天津力神公司等一批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的成立,国内的锂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也逐渐起步。

    2003年前后,随着“十五”期间“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立项和比亚迪等电池生产企业纷纷将业务拓展到汽车生产等领域,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在我国拉开序幕。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动力离子锂电池生产体系粗具规模。

    总体来说,我国初步建立的动力锂电池工业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上游原材料供应较丰富。动力锂电池的发展依赖于锂资源的供应,我国属于锂资源储量大国,有盐湖卤水锂和矿石锂等形态分布,目前已探明锂资源储量为383万吨,相当于碳酸锂2000多万吨,其中盐湖卤水锂矿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湖北等地,矿石锂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湖南、新疆等地。我国已形成了较大的碳酸锂生产群体,四川天齐锂业、西藏矿业、中信青海国安等企业产能扩增迅速,2009年,我国碳酸锂产量近万吨,从短期来看,基本能满足国内锂电池产业发展的原材料需要。

    其次,成本控制到位。成本是竞争力的体现,只有低成本,才能有赢利空间,产业发展的后动力才足。当前,国内从业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较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较国外同类企业低,体现了较强的竞争力。有消息表明,中信国安盟固利公司等生产的电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零售价已下降到4元/Wh左右,160kWh电动公交车用电池总成本价格低于60万元,接近同等产品美国2012年规划目标的一半。当然,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出厂成本仍较同功率铅酸电池高,要想替代铅酸电池在相关领域的应用,锂离子电池成本降低的空间和任务仍然巨大。

    再次,行业竞争激烈。动力锂电池产业是新世纪的朝阳产业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一大批企业纷纷转战该领域,形成了颇为激烈的竞争局面。

    最后,产业协调发展步伐加快。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涉及多个产业的发展,比如汽车工业、智能电网建设、充/换电站产业等。

近年来,随着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进入“轻混”和“中混”阶段;另一方面,智能电网建设规划进一步细化,《智能电网技术标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动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