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资本正在成为撬动锂电行业的重要杠杆。
初步盘点,过去的2016年上半年,锂电行业的资本兼并购案例共有40起。其中材料环节12起,设备领域4起,电池环节10起,新能源汽车环节14起。
通过梳理参与收购的上市公司发现,涉及的行业包括汽车零部件、钢铁、煤炭、消防、家电等不同领域。其共同点是,整体经济的下行的大环境下,这些身处传统制造领域的企业明显感受到危机,主营业务下滑、业绩利润萎缩,寻找新的增长点自然成为当务之急。
上市公司的意图显而易见,通过兼并购进入锂电领域,搭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快车道,这其中,有的上市公司转型意志坚定,锂电战略布局也清晰准确,而有的则仅仅抱着玩票的心态,琢磨着搭上新能源概念“圈钱圈地”。
从锂电企业的角度来看,选择被收购的方式有的是企业的战略选择,有的则是被逼无奈之举。
回顾过去的几年,锂电行业步履蹒跚,政策依然是最大驱动力,主流车企的布局被动而缓慢。动力电池企业表面风光,其实苦不堪言,大部分上游材料企业更是狼狈,要么亏本赚吆喝,要么有价无市,回款难、三角债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转机一旦出现,资本便闻风而动,2015年下半年以来,政策的坚定和市场的破冰给足了行业信心,新能源汽车的大势似乎不可逆转。
资本谋出路,企业寻活路。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资本的益处都不言而喻,通过引入市场资本,锂电企业可以扩建产线、提升产能,在大规模需求启动前尽早做好市场的卡位战。
但资本是良药,也是毒品。逐利的天性导致其会为了变现而铤而走险,在对于公司发展方向的认识上,在快速变现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上,内部的分歧也将会接踵而至。
要正确看待资本,理性引入资本。对于打算引入资本的锂电企业而言,需要警惕和思考的是,资本会让企业变的强大,还是会变的“虚胖”?高工锂电网盘点了今年上半年行业12大标志性兼并购事件,希望能够对行业内的企业有所裨益。
电池领域
坚瑞消防收购沃特玛
6月22日,坚瑞消防(300116)发布公告:其收购沃特玛的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通过。此前的2月29日,坚瑞消防公告拟通过总对价52亿元收购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完成后,沃特玛将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收购沃特玛之后,坚瑞消防“消防安全+新能源”双主业的战略转型加速推进。
而对于沃特玛而言,上市公司多样的融资渠道将协助其加快产品研发及业务发展的步伐。
对于动力电池企业选择被并购的发展路径,业内分析认为,动力电池前几年一直处于技术研发和前期投入阶段,尽管市场开始逐步启动,但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开始越来越大,在市场升温的大背景之下,如果资金跟不上,将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从这个角度而言,有技术和市场实力的动力电池企业选择引进资本,是当下较为可行的战略选择。
长信科技增资比克动力
2月16日,长信科技(300088)公告,拟向比克动力增资8亿元,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比克动力10%股份。
比克动力在动力电池领域主要致力于18650 三元材料锂电池的研发生产,专注于动力电芯、模组、PACK 和整包技术,除了提供全方位的电源解决方案外,还重点布局新能源乘用车。
长信科技表示,参股比克动力主要基于三方面的目的,一是公司顺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二是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是公司长期布局和内在优势的必然选择;三是可以发挥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优势,通过整合重组迅速实现公司战略。
显而意见的是,长信科技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以参股形式涉足电池领域,其对外称,会深度进入动力电池及其平台产品领域,后续公司也将与比克动力在资本市场层面进行深度合作。
澳洋顺昌控股天鹏电源
4月12日,澳洋顺昌(002245)公告称,通过收购和增资的方式,收购江苏绿伟47.06%股权,江苏绿伟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江苏绿伟成立于2011年12月,天鹏电源是其全资子公司。天鹏电源是国内较早选定三元体系用于电动工具用锂离子电池的企业,在三元材料动力型圆柱电池领域具有将近10年的研发和制造经验的积累。产品发展的重点领域是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模组)。
对于此次收购,澳洋顺昌总经理陈锴向高工锂电网表示,收购三元材料动力锂电资产后,澳洋顺昌将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交易完成后,公司在汽车配件金属物流业务、驱动和充电核心功率器件业务、锂离子电池业务三方面将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通过收购等手段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可以快速实现产业布局,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将会成长澳洋顺昌核心业务和战略发展中心。
新海宜5.7亿收购迪比科
7月4日晚,新海宜(002089)发布重组预案,拟作价5.69亿元收购锂离子电池生产商江西迪比科60%的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99亿元。
江西迪比科成立于2013 年2 月,公司以锂离子电芯及电池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为主营业务。数据显示,江西迪比科2015年以及2016年1-4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69亿元、2.68亿元;同期分别实现净利润3221万元和735万元。
2015 年11 月,新海宜全资子公司苏州海汇投资参股安靠电源,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行业电池模组业务。当年12 月,苏州海汇投资早期投资的苏州氟特成功登陆新三板,该公司专注于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发和生产。由此,新海宜的新能源业务进一步配置。
新海宜表示,江西迪比科将成为公司新能源布局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将巩固和完善公司的新能源业务线。
材料领域
比亚迪控股蓝科锂业
全产业链布局的比亚迪将触角伸向了最上游的锂资源,6月22日,盐湖股份与比亚迪共同公告称,双方与第三方合作在青海成立新公司,新公司成立后,将收购盐湖股份持有蓝科锂业51.42%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新公司股权结构为盐湖股份持股49.5%、比亚迪持股48%、宏达同实业占股2.5%。不过,宏达同实业的唯一股东为比亚迪公司工会联合会。这就意味着,比亚迪方面将控股新公司50.5%股权。待新公司将盐湖股份手中的蓝科锂业51.42%股权全部收购后,比亚迪也就间接控股了蓝科锂业。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蓝科锂业产能已达到1万吨,并计划到2017年底扩产3万吨,总产能达到4万吨,届时蓝科锂业碳酸锂产能或成为世界之首。
中泰证券研报称,比亚迪通过此次布局,将满足比亚迪2019年34GWh动力电池的扩产计划,保障原材料供应,可降低因原料价格波动对生产造成的风险。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这样分析,成立新公司、受让蓝科锂业股份,一方面可以利用盐湖股份含锂老卤水提取碳酸锂,同时还将占有丰富的镁资源,为新能源汽车车身轻量化做准备。
富临精工21亿收购升华科技
富临精工5月17日晚间公告,拟以21亿元收购湖南升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同时募集15亿元配套资金。
升华科技主要从事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及三元正极材料。数据显示,升华科技2015年磷酸铁锂产量位居行业前三位。
富临精工称,本次交易完成后,将在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领域形成协同效应,持续经营能力将得到提升。同时,升华科技亦将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增强研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业内人士表示,传统汽车业发展已经降速,作为配套环节的富临精工难以独善其身,此次并购或许是未雨绸缪之举。富临精工此举意在行业拐点来临之前,形成“汽车精密零部件+动力级锂电核心材料”双主业格局,为后续稳步发展铺平道路。
天际股份27亿收购新泰材料
天际股份(002759)6月16日发布公告,拟以“定增+现金”方式购买六氟磷酸锂企业新泰材料100%股份,交易对价27亿元。
自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受供需极端不平衡影响,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受此影响,包括天赐材料、多氟多、必康股份等国内主流六氟磷酸锂厂商基本都启动了扩产计划,同时也吸引了包括永太科技、天际股份等外来者加入。
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量,再加上较高的产品毛利,是永太科技等上市公司布局六氟磷酸锂材料的直接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六氟磷酸锂生产难度大,技术门槛高,且投建周期较长,因此,企业在布局时应该考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