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万向收购A123或改变中国电池技术受制于人现实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3-02-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经过近半年的时间,万向集团“迎娶”美国A123系统公司(以下简称A123)的计划终于如愿以偿。
 
  日前,有海外媒体报道称,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已同意万向集团收购A123系统公司破产后剩下的大部分资产。
 
  记者也从万向集团内部获悉,“目前万向集团已和A123达成最终收购协议,正在进行相关资产的交割,这项工作将于近日完成。”据介绍,此次万向集团以2.56亿美元的价格将A123收于囊中。
 
  “此次收购A123,通过与这个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的领军者合作,将进一步提升万向集团电池制造水平和研发能力。”业界分析认为,这将改变我国电动车产业在材料,特别是在正极材料方面高度依赖国外的现状。
 
  最终完成收购
 
  1月28日,记者从万向集团的一位内部人士处获悉:“这几个月来,国外的媒体一直在对万向集团收购A123项目泼冷水,但实际上双方已签订了最终收购协议,目前正在办理有关交割手续。”
 
  2012年8月,万向集团对外发布了题为 “美国电池制造商A123公司宣布与万向集团达成非约束性的战略投资意向书”的通告之后,万向收购A123的工作启动。
 
  随后,A123进入破产保护程序,万向集团收购暂定。其间,江森自控“插足”收购后又放弃。
 
  美国媒体对于这项收购进行了反复的负面炒作,称“此项竞购可能涉及国防安全、核心技术流失等问题”,能否通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IFUS)的审查是个未知数。
 
  但是,万向集团对外界始终保持沉默,直到1月28日收购项目画上句号,万向集团董事会主席鲁冠球才正面向媒体回应称:“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万向做成了。”
 
  “而通过此次合作,万向集团将获得发力中、美新能源市场的更多机会。”业内人士分析称。
 
  电池核心技术是关键
 
  万向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零部件制造企业,早在1999年就开始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制造工作,目前在大功率、高能量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一体化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整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工程集成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少成果。
 
  此次收购不仅对万向集团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电动车产业的意义也不小。
 
  虽然目前过我国已颁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并明确指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仍面临不少困难。“虽然我国不少电动车生产企业的电池都实现了自主生产,但是对于核心技术没有控制权,一些关键材料依然需要外购,特别是制造磷酸铁锂电池所需要的正极材料,大部分都是外购的。”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表示。
 
  这就意味着国外的先进电池制造业依然是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掣肘。
 
  资料显示,A123公司是世界磷酸铁锂电池正级材料研发和制造的鼻祖,在这一领域具有多项世界级技术专利。正是A123首先研发出了这一材料,推动该公司驶上了快车道。
 
  此前,上汽与A123在华成立合资公司,也正是看上了A123在这一领域的领先性。此次万向集团收购A123,将制造磷酸铁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了国人手里,改变中国电池产业受制于人的现实。
分享到:

关键字:万向 收购 A123 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