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凭能量存储 无需电池的世界雏形渐显(四)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0-11-20 浏览:
最有前景的应用领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传感器所获取的数据每小时只需要传送数次,因此功耗可以很低。发电量微小的能量采集系统即可满足其所需(图8)。

图8 无线传感器节点亮相
日本精工(SII)于2010年9月发布了无线传感器节点“Mr. Shoene”,使用该公司自主的特定低功率无线技术。除功耗低外,还具有无指向性特点,因而即使有障碍物信号可以绕过。

  这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创意本身并无新意,但不用电池的设计将大大扩展其应用范围。例如,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独立出去的美国Voltree Power LLC公司,接受了美国农业部的委托,在加州的山林等地构筑了温度传感器网络(注6)。

注6:电源的发电部采用了MIT开发的利用树根部与其周围产生的50~200mV左右的电位差技术。

  该网络的目的是检测森林火灾以减少损失。在充分权衡了火灾造成的损失以及相关人员、设备与物资的支出,和建立与运营无线传感器网络成本后,认为建立该网络是合适的选择。

  最近,另一个引人瞩目的应用是状态监测。将传感器装设在建筑物与桥梁等构造体上,以观测其状态的变化。并可根据数值的变化时间及变化量判断构造体的寿命,还可用得到的数据作参考,对其进行维护和部件更换。

  状态监测在马达与引擎等领域会有很高的需求。在汽车上,要驱动检测各部件状况的传感器,就要敷设大量的连接线。如果代之以可充分利用引擎与马达的热及振动能量的无线传感器,则可大幅削减连接线。

  同样,作为状态监测,还可用于管理人和动物健康状况的生命纪录器。如果用在饲养的家畜或野生动物身上,则除位置信息外,还可获得体温与脉博等数据。并且,如果进一步利用动物体温能源,还可省去更换电池的麻烦。

将形成任何人都可使用的环境

  如果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普及为契机,使公众对能量采集技术的认知度得以提高,今后便可能会开拓出各种各样的应用。而对开拓能量采集应用的企业而言,现在已可轻松到手低功耗周边电路部件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发电元件方面,已有美国的AdaptivEnergy LLC以及英国Perpetuum公司生产的许多制品可供使用。至于无线部分,已经进行了用户即使没有高频电波的专业知识也可以使用的模块化。将要量产使用GainSpan的无线收发器IC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块的阿尔卑斯电器电气表示“已接到30多家公司的垂询”。


日本“落后10年”

  能量采集应用的气氛虽如此热烈,但日本企业在该业界的地位极之薄弱却令人担忧。事实上,上面所介绍的事例都是海外厂商所为。深知能量采集业界详情的竹内敬治(NTT数据经营研究所社会及环境战略咨询本部资深专家)就指出,“日本已比欧美国家落后10年”。

  之所以在实用化上被海外厂商远远拉在后面,其原因是日本企业过分执着于“发电”。日本有很多公司从多年前就开始开发发电元件,其研究开发的重点是提高发电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将其与提高周边电路特性有效结合作为努力方向的欧美企业,抢先开拓市场的结果。

  然而,近来情况已在发生变化。日本也有瞄准了商业目标的举动。其象征是“能量采集协会(Energy Harvesting Consortium)”的成立。该协会于2010年5月由13个公司发起成立(表2)。之后又有8家公司加盟。该组织在不断收集信息,并已开始在会员公司之间交换意见。(未完待续 记者 久米秀尚)


从频率可看出各公司的目标

  日本公司终于开始从发电能力的竞争逐步转向产品的制造。例如,在振动发电领域可以见到有意制成最终产品的日本企业的行动。欧姆龙、三洋电机和村田制作所三公司,开发了用途有很强的方向性的试制机(图9,注7)。

图9 频带表明了各个企业的目标
图中所示为振动发电机的适用范围。由于应根据设想的应用而优化的目标频率可变,可看出各公司属意的不同目标。 (图依欧姆龙、三洋电机及村田制作所的数据制作)

注7:三公司开发的是利用了称为“驻极体”材料的振动发电机。其原理是,当两个电极的对抗面积因振动而变化时,其相应的感应电荷会发生变化,从而可以产生电流。

  振动发电机的发电量,与频率及振动器的振幅成正比。如两者均扩大,则可以轻易提高发电量。但因振动发电机的特性,需要使其能与某种频率发生共振的微调,所以使发电机与目标用途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吻合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仔细审视所发布试制机的振动参数,就可以洞见各公司所瞄准的应用领域。例如,三洋电机因“设想用于人类佩带使用”,所以设定频率为2Hz(注8)。村田制作所设定的频率为10Hz~20Hz,“为商用电源50Hz/60Hz频率的数分之一领域,该领域的振动源很多,因此判断其适用范围很广”。而欧姆龙则认为“工厂、汽车、桥梁等振动多在30Hz左右”。

注8:三洋电机还在开发外形尺寸大至23mm×42mm×6mm,发电量提高到120μW的试制机。

  欧姆龙有“将视可开展业务的规模情况,于2011年投入产品”(该公司技术本部核心技术中心主任土居仁)的计划。据称,该公司已将开发的立足点从提高发电量转向了确保可靠性。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上应用时,因要求“plug and forget”,即安装后至少五年内可以不需要照料,所以确保可靠度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

专利的困扰

  在实用化时,要留意相关专利。能量采集已有基本的专利存在,已有在从相关业务时,需要留意专利的呼声。拥有专利的是EnOcean公司(注9)。该公司仅已明确的,就拥有18件有关能量采集的专利。

注9:EnOcean公司曾是Siemens公司研究部门的一部分,1995年就开始了能量采集的研究。2001年作为风险投资公司独立时,以EnOcean公司19%的股份为代价,从Siemens公司受让了所有相关专利。

  其中,被认为最强的专利为国际专利“WO 98/36395”(图10)。其内容的使用范围非常广。这项专利已经在德国、美国与中国等一些国家生效。1998年该专利曾在日本申请,但专利审查没有通过,因此没有生效。EnOcean对此判决不服,于2008年提出了重新审查的申请。

图10 EnOcean拥有的专利
一般认为“使用能量采集技术获得的电力,无线传送所收集的数据”的专利内容,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我们的设备不会有专利问题吧”——某制造商不安地说。该厂商有在2011年初上市采用能量采集技术设备的计划。“我们的生意是行销产品,而不是专利诉讼”,EnOcean公司CEO Markus Brehler虽有此言,但当产品要扩大销售至海外是,还是有必要考虑到专利的问题。(记者 久米秀尚)

分享到:

关键字:能量 存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