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电池之争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0-11-29 浏览:

  从海外收购到联手合资,再到一些电池公司的强强联合,国内外企业纷纷“给力”电池业,以期在产业浪潮中抢得先机。与传统汽车整车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纺锤形”关系不同,电动车整车企业与上下游的关系是“哑铃形”的,上下游企业更具有话语权,其中电池又是上游产业链中最具有决定性的一环。在电动车成本构成中,仅电池成本就占了大约一半。拥有一家电池企业,就意味着拥有50%核心技术的成本控制权。

  其中,锂离子电池因重量轻、储能大、寿命长等特点被视为理想的车用动力电池。不过,布局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只是“浮云”,真正有心机的公司早就开始了锂资源争夺暗战。南美贫穷国家之一玻利维亚,其总统最近有着奥巴马的待遇,备受日、韩、法等汽车大国的企业青睐。原因很简单,世界最大锂矿就集中于玻利维亚西南的乌尤尼湖。

  在中国,锂资源争夺战也如火如荼。比亚迪就与西藏一家名为金浩投资的公司组成联合体,以2亿元现金收购西藏矿业旗下扎布耶锂业高科技有限公司18%的股权,业内有人戏称:“即使比亚迪轰轰烈烈的电动车战略失败,仅靠锂资源和电池,可算得上是赢家。”
 
    电池之争,谁将成为最终胜者尚不得而知,但企业家们相信,谁拥有资源谁便拥有了“未来”。

分享到:

关键字: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