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国际光伏市场“合”为上策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3-02-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将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冗长的贸易争端中,不仅无法为全球的光伏企业“解套”,还有可能将大家拖入更深的泥潭,与其彼此掣肘,为何不能携手合作
 
  近日,欧洲企业围绕对华光伏“双反”问题的争论颇为热闹,分歧日渐激烈。
 
  一方坚持将“双反”进行到底,继推动欧盟启动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之后,又提出对中国光伏玻璃企业展开反倾销调查的要求;另一方则为反对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积极游说。2月18日,来自瑞士巴塞尔的独立经济研究机构预测研究所公布调查,如果欧盟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将使欧盟消费者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下滑,从而导致欧盟失去24.2万个就业岗位。此项调查受代表欧洲180多家光伏太阳能企业的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的委托进行。
 
  目前全球经济低迷,光伏行业处于低谷,作为欧盟管理的最大贸易领域太阳能板进口市场,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产品占比明显。有些欧洲企业企图通过贸易保护来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站在企业的角度,这无可厚非;但站在产业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弊大于利。 
 
  光伏行业作为重要的新兴产业,虽然面临一些发展中的难题,但仍处于快速上升的通道。据国际能源机构最新的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占电力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可基本与煤炭发电持平。当前,太阳能发电增速要高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此时将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冗长的贸易争端中,不仅无法为全球的光伏企业“解套”,还有可能将大家拖入更深的泥潭,甚至严重阻碍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步伐。
 
  作为最早开始普及应用光伏产品的重要市场,在有些欧盟国家,已经开始出现不需政府补贴就能在用户端平价上网的趋势。光伏发电能够距离平价上网梦想如此之近,电池和组件价格的迅速下降“居功至伟”。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必将抬高光伏产品成本,挫伤电站投资者的积极性。欧洲消费者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将出现明显下滑,进而导致欧盟的就业机会、上下游产业链、相关光伏设备材料出口等出现极为严重的影响。
 
  面对国际上接二连三的“双反”围剿,中国光伏企业在做什么呢?1月29日,英利宣布加入世界自然基金会“碳减排先锋”项目,成为中国首家及光伏领域首家加入该项目的企业。英利承诺,到2015年,生产每兆瓦光伏组件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13%;采购的产品及服务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7%;上游物流运输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10%;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占英利能源消费结构的4%以上。
 
  面对行业困局,中国光伏制造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实现光伏产品的绿色生产、节能降耗,如何提升技术水平,并在提高能效的基础上降低成本,为实现光伏平价上网作出努力。
 
  其实,光伏产业还远未成熟。要想使太阳能发电成为老百姓都用得起的绿色能源,光电转换效率还要更高,产品价格还要更低,这有赖于光伏新材料的继续研发,有赖于光伏设备的创新,有赖于薄膜、铜铟镓硒等更多技术路线的产业化探索。这些都是欧洲企业可以一展身手的地方。
 
  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作为光伏行业先行者的欧美企业,仍旧拥有很多发展机会。同时,随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光伏应用新兴市场的崛起,拥有丰富光伏发电开发应用经验的欧洲企业,在电站项目运作、金融交易运作、可再生能源与主电网融合消纳等多个方面,都会有“用武之地”。
 
  与其彼此掣肘,为何不能携手合作,将更多精力放在促进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上来呢?
分享到:

关键字:国际 光伏 市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