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锂板块新兴力量崛起 技术路线多样化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池网 发布时间:2016-08-05 浏览:

近日,2016年锂产业论坛在青海西宁举办。证券业高级分析师孙景文在论坛上分析了锂板块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包括战略方向、经营策略与产品布局、产业链的合作与分工、技术路径等等。小编整理了其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比肩海外三巨头 新兴力量的崛起

天齐锂业:收购泰利森锂业助公司把持资源战略地位;强“资源属性”令公司成为需求、价格爆发的核心受益者;加工端优势产品在于电池级碳酸锂,着手强化氢氧化锂布局。

赣锋锂业:金属锂、有机锂等深加工产品的技术及规模优势明显;兼具卤水、矿石提锂产线;跟踪需求,“向上”扩张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加工属性”加“资源属性”;持澳洲Mt Marion 43.1%股权,原料束缚化解在即。

锂板块新兴力量崛起 技术路线多样化

孙景文认为,国内领军锂供应商上市以来成长迅速,海外传统“Big 3”则有各自的烦恼,无论从产销、市占率还是收入规模来看,目前全球格局已进入“Big 5”时代。背靠中国新能源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国内锂供应商的前路越走越宽。

锂板块新兴力量崛起 技术路线多样化

另外,当前价格中枢及需求前景给予全球资源开发、锂盐厂建设充分的激励。新资源投资开花到结果、开发量变到质变、投产到达产预计尚需客观周期,而新加工产能建设相对更易,但尚待上游原料瓶颈的突破。

公司战略:战略方向、经营策略与产品布局

在战略大方向上,一是“夯实上游”:控制优势资源,可掌握原料、锂加工两个环节的市场话语权;做强中游、后续扩张锂加工产能的基础,占据行业成本曲线的优势地位;行业需求周期上行期业绩弹性大,行业成熟期“安全垫”强,高品质原料有助产品品质稳定。

二是加强“锂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 :基于技术、深加工传统优势,以本部为基础锂产业链上中下游并举;行业角度,下游格局尚未定型、延伸空间广阔;公司角度,本部外寻求进一步突破。

在经营策略方面,一是注重规模与成本: 对于领军企业,着眼长期,沿成本曲线往下做并提升品质;对于新进入者,上量第一、成本优化第二;当前市场下,低成本厂商果断推动产能扩张是最优抉择。二是“一进一出”策略: “一进”是指海外锂供应商价加大对于中国市场的配套力度及量、价灵活度;“一出”是指国内领军锂盐厂设法切入日、韩高端供应链。孙景文认为, 高品质的电池级氢氧化锂成为当前“走出去”的绝佳契机,价差缩减、海外高品质氢氧化锂供应趋紧将令“走出去”更加坚决。

锂板块新兴力量崛起 技术路线多样化

在产品布局上,布局高品质氢氧化锂燃起战火:电池级氢氧化锂用于高镍三元材料及部分磷酸铁锂,海外高品质电池级氢氧化锂开始逐步呈现阶段性的供应趋紧。在确保原料及工艺品质前提下,面临大规模切入日、韩供应链的契机。

产业趋势:产业链的合作与分工、技术路径的多样化

1、中长期来看动力锂需求处于“加速”增长期:特斯拉“鲶鱼效应”显现,中国之外,欧美终端市场不可小视;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逐步打破当前国内外“割裂”的格局,更加全球化,预计2020-2025年锂需求的增长“量级”将远超当前。

2、产业链的整合与专业分工:预计终端将自下而上与动力总成更紧密结合,确保核心竞争力;中游向上走在于降低成本、确保供给安全性;向下走打开市场空间,专业的上游企业仍可享受“资源红利”,不排除横跨上、中、下游产业寡头的出现。

锂板块新兴力量崛起 技术路线多样化

3、技术路径的多样化:云母提锂、创新的矿石提锂、盐湖提锂技术登上舞台。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