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浙大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造出一种超轻物质,取名“碳海绵”。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轻固体材料。这一成果被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在“研究要闻”栏目中重点配图评论(2013年2月28日的第494期404页)。相关论文2月18日在线发表在材料科学界权威的学术杂志《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
据了解,“炭海绵”具有超强的储电能力,而全身的空洞,可以填充物质,比如填入保温材料。在有太阳辐射的时候吸收热量,到低温环境里,就可以释放出热量。
因此,“碳海绵”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有广阔前景。
高超教授说,“碳海绵”是一种气凝胶——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它的内部有很多孔隙,充满空气。
高超课题组这些年一直从事石墨烯宏观材料的研发。他们用石墨烯制造出了气凝胶——“碳海绵”。“碳海绵”每立方厘米重0.16毫克,比氦气还要轻,约是同体积大小氢气重量的两倍。从目前公开的报道看,“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
高教授说,“碳海绵”可任意调节形状,弹性也很好,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现有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而“碳海绵”能吸收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