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去年分别增长了125.0%和126.9%,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提升。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日渐成熟之时,巨额的财政补贴却让一系列乱象浮出了水面。大范围骗补等事件的发生,在一定意义上预示着传统的财政补贴已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当前的补贴政策存在调整的必要性。在这种情况下,积分政策的出台似乎是应有之举。
何为新能源积分交易制度?它是指政府将企业年度“零排放”车型的销售情况记录成积分,以积分为依据来考核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是否达标。若企业积分不达标,可以购买同行业其余公司的积分,或者向政府缴纳高额罚款。
积分制度目的何为?
事实上,美国加州早已实施相关的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度。为了加快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零排放汽车的销售数量,美国于2008年制定了基于ZEV(zero-emission-vehicle)零排放积分制度的鼓励扶持措施。法案要求车企在2009-2017年,每年的汽车销量总数中ZEV车型比例为2.5%,即年销量为10万辆的厂商在2009年ZEV的销售比例需要达到2.5%(2500辆=2500分,车企最少要拿到2500积分,才不会被罚)。
经过多年发展,美国新能源汽车业已逐渐走向市场化运作。反观我国,虽然已坐上新能源汽车大国的位置,但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旧处于市场化的初期,其发展依旧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那么在我国,积分制度能否扭转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过度依赖国家补贴的现象呢?作为对企业及消费者关系重大的政策导向,国内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些都成为了各大新能源汽车企业着重研究的问题。
1、防止车企骗补
2016年初,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退坡既成定局,2020年财政补贴是否继续存在?新的补贴标准将如何变化?这些都不得而知。在诸多确定与不确定性萦绕下,加快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机制尤为必要,特别是要做好财政补贴退坡与市场机制建设之间的衔接,实现由财政补贴向部分传统汽车生产企业承担部分新能源汽车发展成本的机制转换。
2、化解油耗压力
2015年乘用车油耗达标情况公示,四分之一企业未达标。随着2016年油耗限值继续降至6.7L/100km,预计今年车企压力进一步加大。到2020年,要达到5L/100km的终极油耗限值考核,目前来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乘联会秘书长表示,油耗奖惩制度是相对简单的推进办法,中国也将效仿美国加州实行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制度,油耗压力通过新能源逐步化解。
因为面临着财务罚款的风险,所以企业不得不加大新能源车型的生产。
3、优胜略汰公平竞争
随着新能源补贴不断退坡,积分政策也是把政策鼓励等行政命令转化成市场的经济行为。
其能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倒逼企业研发、生产、销售更丰富的产品供应市场。
如果新能源汽车推广实行积分交易制度,那些不能达标的企业要么选择高额罚款,要么选择购买积分。在无法牟利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这些滥竽充数的车企逐渐退出市场竞争。
4、助推产业链发展协同发展
加州模式也为政策提供了成长的土壤与合规的灵活性。积分制度为特斯拉这样的创业企业提供土壤,还带动了包括基础设施、售后、零部件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且在鼓励创新以及促进新能源产业链协调发展上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积分制度推广还需谨慎对待
从美国的模式来看,推行积分政策离不开大量基础设施的保障,例如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在未来,补贴政策退坡后,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是积分政策能否有效推广的基础。因此,国内积分政策采取何种推广方式也是需要慎重对待的一个问题。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需要在部门间进行合理的职责分配,这也是政策能够顺利实施的最重要环节。物质保障方面,我国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方面,当前,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识还不充足,对制度实施造成一定阻碍。企业方面,不同规模的企业须在政策上区别对待,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空间;当企业规模有所变更时,应当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